云闪付APP强功能建生态 数字支付激活惠民利企新引擎

云闪付APP强功能建生态 数字支付激活惠民利企新引擎

青岛新闻网3月17日讯《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0年,移动支付交易笔数与金额分别增长21.48%和24.5%。

支付是民生之需、金融之基。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高效、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服务的需求,为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畅通的资金渠道,中国银联推出了包含云闪付APP在内的各类移动支付工具。

布局全功能移动互联网发展路径

事实上,中国银联的移动支付探索发轫于2003年。当时,成立不久的中国银联在南方部分城市试点基于手机短信收发和语音交互功能的支付服务。通过这一服务,用户可初步实现足不出户缴纳有线电视、水电煤等生活账单。这一年也成为银联移动支付发展的元年。

2006年,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基于WAP2.0、手机证书、安全控件等技术,中国银联推出在线支付平台UPOP和移动支付平台UPMP,共同为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支付服务,即支持用户在手机页面内通过输入卡号及短信验证码完成支付。这一功能经历数次优化,沿用至今。

2010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奔涌而来,深刻影响包括支付在内的社会各产业。中国银联主导研发了银联手机支付、银联随行、银联钱包三大移动支付APP,并于2014年整合为银联钱包APP。银联钱包APP也为后续的云闪付APP奠定了雏形与基础。

经过多年积淀,2017年12月11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按照统一接口标准、统一用户标识、统一用户体验的原则,整合了银行卡金融服务资源,提供了更有竞争力,更具差异化的支付新服务。

云闪付APP形成核心跨行账户管理能力

2017年发布的云闪付APP初始版本是一个全新的起点。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它将原先散落在各个机构的支付服务工具集成,成为银行业移动支付的统一入口,提供了Ⅱ、Ⅲ类账户开户、手机NFC支付、二维码主被扫、收款转账、远程支付等各类支付功能。

经过4年多的发展,云闪付APP已迭代至最新的9.0版本,不断完善跨行银行卡账户管理能力,形成独特的核心优势。目前,云闪付APP已支持757家银行借记卡余额一键查询,支持160余家银行信用卡还款和账单查询,转账、信用卡还款均0手续费。以“查、转、还”核心功能为基础,云闪付APP还为用户提供68家银行的1100余款信用卡产品申卡服务,累计核发卡超过60万张。截至目前,云闪付APP累计注册用户已达到4.6亿。

除此之外,云闪付APP还陆续推出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健康码行程卡“两码合一”“一键查卡”等创新功能,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以“一键查卡”为例,用户在线选择当次查询的商业银行范围,通过身份认证后,即可提交查询所选择银行的名下银行卡状态。该功能是中国银联便利社会公众管理自身银行卡,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的指示精神的有效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联还积极响应适老化改造相关要求,通过深度调研老年用户、视障用户等群体对移动支付应用的需求,全面升级推出云闪付APP“关爱版”。凭借“关爱版”等“适老化”服务功能,云闪付APP成为首批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评测的APP之一。

平台化转型助力数字化发展浪潮

自发布之初,云闪付APP就提出,要秉持“开放、合作、服务”的理念,坚持打造开放式平台,提供公共服务。立足商业银行服务,赋能商户经营,多年来,云闪付APP已形成一整套平台化运营与转型经验,持续助力支付产业数字化发展。

丰富场景服务内容,与商户互通共享数字化经营能力。云闪付APP已广泛渗透至公共交通、便民缴费、餐饮商户、高校等消费者日常生产生活场景,以支付服务链接商户与消费者,传递市场信息。通过云闪付小程序开放平台,云闪付APP已实现小程序入驻、上线、经营的全面自助化,为商户提供支付、营销、资金、安全、基础、会员、资源等7大类商户经营底层能力,目前云闪付APP小程序数量已超过2000个;推出跨机构营销资金清算服务和面向全行业服务的一站式活动运营服务平台,支撑了超过240个地级市政府消费券发放,助力超200家银行开展用户及发卡经营活动,成为政府、银行、商家开展助商惠民、提振经济、客户经营的重要支撑。

加快建设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提升银行业移动支付发展能力。2021年12月17日,中国银联与中国民生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及云闪付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将基于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打造银行侧统一的支付体验,为构建移动支付市场新格局开启新的尝试。双方的合作是持续提升银行业移动支付发展能力的一次探索,是将移动支付便民服务做深做透的积极尝试。这既有利于中国银联加快开展平台化转型升级,为云闪付发展注入新动力,也有利于多维度赋能民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双方合作为银行业移动支付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对推动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引领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今天,中国银联将坚守“支付为民”理念,通过支付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赋能普惠民生的能力。银联将持续推动云闪付APP夯实核心优势功能,持续完善银联特色的银行账户信息管理服务应用和小程序等产品功能,将云闪付APP打造为金融领域重要移动应用入口;充分开展用户调研,不断上线各类市场主体亟需的应用与服务,做深做透各类移动支付便民场景;同时,加快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将应用模块中的共性能力及资源沉淀至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向银行APP、行业APP等合作伙伴输出,充分激发平台供给端的市场活力。

创新支付助力便民新生活银联手机闪付升级新体验

近日,一支创意广告片在网上悄然流行。一位年轻人全神贯注玩着手机游戏走向地铁站,就在他走到进站口的一瞬,只见他“哒哒”双击电源键,在完全不干扰游戏进程的情况下,快速刷开地铁闸机;另一位年轻人在商场买衣服,在通话过程中,年轻人“哒哒”双击电源键,瞬间调出付款码,完成购物付款;主播正在进行美食探店直播,她一边与直播界面的粉丝互动,一边“哒哒”双击电源键,一份热腾腾的美食马上送到她的手上。

为这支创意广告片提供产品支撑的正是全新银联手机闪付绝佳的使用体验:既可以使用NFC非接支付,又能轻松调出付款码,满足消费者在不同使用场景的支付偏好;“哒哒”双击电源键,不打开任何APP就能完成付款,以高效支付支持用户的多线程日常。

从0.1到1.0智能手机迎来金融新功能

自创立之初,中国银联就始终站在支付产品创新的潮头。2003年,成立不久的中国银联就在南方部分城市试点了基于手机短信收发功能的支付服务。此后,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合作,中国银联在智能手机上市初期便着手预研基于NFC(近场通讯)技术的金融支付功能。

2006年,诺基亚公司推出了集成NFC芯片的3220手机。中国银联同步发布手机闪付0.1版本,并在2008年,在上海启动了全球首个开放商业场景的NFC移动支付试点。集成NFC芯片的手机闪付方案也是日后华为、小米、OPPO、vivo、苹果、三星、魅族等主流手机厂商普遍采用的移动支付技术方案。接下来的几年,中国银联还联合通讯运营商、手机厂商等开展了基于SD卡芯片、SIM卡芯片的手机闪付方案探索。

2013年,13.56MHzNFC工作频率被业界统一认可为非接受理市场的标准方案,为NFC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伴随着我国手机业态与支付产业的快速发展,手机闪付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中国银联先后和三大移动运营商、国内外主流手机厂商、国内外主流可穿戴设备厂商合作,联合商业银行推出了全手机模式的手机闪付1.0版本。截至2018年,华为、小米、OPPO、苹果、三星、魅族等市场主流手机品牌分别开通了HUAWEIPay,MIPay,OPPOPay,vivoPay,ApplePay,SamsungPay,MeizuPay,手机闪付也成为支付新潮流的代表,深受商旅及年轻客群喜爱。

从1.0到2.0全新的银联手机闪付实现多功能集合

经过多年的市场探索,手机闪付1.0版本已基本成熟,并以支付速度快、效率高,不受网络条件限制等优势,成为大客流使用场景的支付首选。同时,为满足国内普通消费市场的支付需求,降低机具使用门槛,中国银联还在手机闪付1.0版本的基础上,尝试集合二维码支付功能。

2018年起,中国银联试水研发手机闪付2.0版本,以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多元化支付需求,并快速得到市场认可。

3年后,2021年6月,中国银联联合手机厂商和商业银行正式推出手机闪付2.0升级产品。在实现支持卡码合一的基础上,叠加推出了“人脸验证”“免输卡号绑卡”“双击即用”等更便捷、更安全、更全面的功能。

在绑卡阶段,用户将系统自带钱包升级到最新版本,点击添加银行卡,经身份安全验证和授权,免输卡号实现签约绑卡,用户支付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当前,交通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哈尔滨银行、大连银行、济宁银行、齐鲁银行、东亚银行、泰隆银行、民泰银行等商业银行已支持该功能。

在支付阶段,银联手机闪付2.0版本还进一步提升了“双击即用”体验。其中的付款码涵盖了乘车码等,“银联+”入口还集合用户信息管理、交易查询、优惠、权益服务等多样化应用,真正实现一部手机解决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全场景支付,也为银联用户“挥”出支付新姿态提供有效支撑。在信用卡账单查询和还款方面,银联手机闪付2.0版本已支持近百家银行信用卡用户一键查看账单。新增消费分期功能,支持用户在百余家电商购物时自由选择分期期数,实时查看分期费率。

生态持续完善以民为本持续服务社会民生

伴随银联数字化支付生态持续完善,目前银联手机闪付已覆盖线上购物、交通出行、数字娱乐等各类便民场景,境内已有5600多万商家开通受理银联手机闪付,覆盖率达95.7%。在不同场景,全新的银联手机闪付始终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支付体验。

在交通出行领域,出行高峰带来的瞬时客流峰值要求支付产品具备可靠、可脱机付款、支付时效快等特性。手机闪付通过NFC近场交互模式,支持用户离网付款,并且将支付时间缩短至200毫秒,极大提高乘客过闸效率。此外,银联“乘车码”应用正式在华为钱包上线,打造“双击电源键,无需打开APP即可便捷乘车”的新体验。当前,手机闪付等多种银联移动支付方式已覆盖北京、深圳、武汉、东莞等41个城市地铁及1760多个市县公交,越来越多银联用户享受到了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在全国各大商圈的调研表明,用户的使用习惯更倾向于双击电源键,调出付款码完成支付。全新的银联手机闪付在为用户带来便捷支付服务的同时,还以满减、抽奖等优惠活动,回馈广大消费者。

从初创阶段的0.1版本,到逐渐成熟的1.0版本,银联携手移动运营商、国内外主流手机厂商、国内外主流可穿戴设备厂商等合作伙伴走过的,是从无到有,从基础到完善的道路。在这一段行程中,我们建基立业,克服各类技术难关。

从1.0版本,到具备更丰富功能、更便捷体验的2.0版本,银联与各合作伙伴不断精进,以民生所需为导向,用“双击电源键,哒哒两下直接付”的答卷,“挥”出支付新潮流,解锁支付新姿态。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银联手机闪付将持续发力,打造开放数字支付产品体系,并联合商业银行、手机厂商等产业各方,不断加速和提升数字化发卡、绑卡、用卡等各环节的产品体验及用户服务能力,为践行“支付为民”理念,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