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闪付薅羊毛事件
被支付宝“甩在身后”的银联,沦为消费者“薅羊毛”工具?

毕竟就当时的移动支付市场而言,已经有了支付宝和微信两位“能将”。想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出一系列的钱款补贴活动。而这样的“撒钱”措施,也的确很奏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支付宝薅羊毛是指通过挂机、刷步数等方式获取支付宝积分,用积分兑换红包、优惠券等实质上不花费金钱的福利。这种行为对于支付宝的经营和营销方面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对于普通消费者并没有直接的负面影响。
云闪付是一个APP,是一种非现金收付款移动交易结算工具,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由中国银联携手各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开发建设、共同维护运营的移动支付APP,于2017年12月11日正式发布。
多久会知道云闪付被封号
一般情况下,用户登录密码输错5次及以上的时候吗,账户将会被锁定,账户锁定3小时之后将会自动的解锁,所以当解锁之后,用户可以进行找回密码的操作。
一般最快当天就能解封,最迟会在三个月内解封。如果是解封后第二次被封,那么账户将被永久冻结。云闪付APP具有收付款、享优惠、卡管理三大核心功能。云闪付APP与银联手机闪付、银联二维码支付同为银联三大移动支付产品。
刷卡时间,一个要看是否是正常营业时间内刷卡,早8晚9都比较正常,其他时间段要看商户类型。一个要看三次刷卡时间间隔多久,如果每次刷卡间隔不到5分钟,每次都刷1000的同样也容易被风控,至少要间隔半小时,越长越好。
云闪付每天砍一刀5百元,是真的么?
1、靠谱。是真的,惠民支付,创新活动形式促消费。云闪付APP发布3年多来,立足合作共赢、共生共荣”的多方合作商业模式,持续集成新功能、新权益。
2、假的。领钱是可以领到的但是非常的麻烦,一个接着一个而且越到后面越难,具体情况你要看它的活动规则。而且不可能会有每天扫码领五百元的活动。
3、云闪付APP收款码限额规定如下:付款方单用户单笔1000元,单日累计1000元。1000元以上会需要用户安装数字证书,安装数字证书后,单笔和单日是5万元。收款方没有限额。
4、云闪付领红包是真的。2019年1月5日至2月4日,云闪付推出“扫标识 领红包”活动,用户扫“银联标识或云闪付标识”参与领红包活动,可有机会最高领2019元红包,同一用户每天最多领3次红包。
云闪付用户号被黑了,是不是别人举报了
1、会立刻知道。云闪付被封号时APP会发出通知,告知用户云闪付的账号是永久冻结还是短时间冻结,短时间冻结会提醒用户拿身份证到银行去解除限制。
2、表示被拉黑了。如果是显示用户状态异常,让联系客服95516,就是被拉黑了。积分不能领,抽奖不能参加,券也不能领。被拉黑的原因要么异地套券,要么同手机多账号登陆用各种支付。被拉黑了解决方法要么联系客服,诚恳认错。
3、用户的云闪付账户出现异常活动或被疑似黑客攻击,系统会自动停止转账功能,以确保账户的安全。用户及时联系云闪付客服,核实账户情况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4、表现就是不显示优惠就是黑号,优惠券都不能用。
5、云闪付能为用户提供收付款、享优惠、卡管理等功能。
“薅羊毛”可能违法!三个案例告诉你请不要耍“小聪明”
案件二:利用平台漏洞“薅羊毛” 如果商家平台自身有漏洞,用户利用漏洞“薅羊毛”是否违法呢?事实上,因“薅羊毛”而获刑的案件在多地均有判例。
第二种情况:如果出现系统故障既不是平台的原因也不是卖家的原因产生的,消费者偶然发现的,而进行的“薅羊毛”,这个时候平台或者卖家没有过错,“羊毛党”获得了实际的利益,那么“羊毛党”应该返还。
薅羊毛一般来说并不违法,这只能说是耍小聪明,并不是通过虚构事实非法骗取他人资金。一个凭能力薅羊毛,一个心甘情愿被薅,没必要用法律去多管闲事。
这样薅羊毛的行为当然是违法的,所以该骑手也被判处了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罚款2万元。
关于薅羊毛这件事,你怎么看?
薅羊毛这个词源于农村中摘取羊的毛,因为摘取时需要抓住羊才能顺利薅毛,所以“薅羊毛”用来比喻在特定条件下获取利益的意思。所谓薅羊毛就是指利用各种促销、优惠、折扣等手段来获取便宜或额外的好处,以获取最大的利益。
这种行为被称为薅羊毛。说到“羊毛”,不得不说“羊毛党”。他们通常自称“羊圈”,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专业羊毛党黑灰、线报集团、廉价兼职羊毛党。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接待商家活动,借机羊毛。
理智、合规的“薅羊毛”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这是否意味着大学生可以钻7天无理由退货的漏洞,损害商家的合法权益呢?显然不是。钱是省出来的,但更是赚出来的。君子生财,必然有道,这里的“道”就是诚信。
我觉得这个事情要分开看,百度了一下薅羊毛的意思,出自春晚的一个小品。
有网友认为,薅羊毛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并且是由于商家自己的bug导致财产权益遭受损失,并且商家没有第一时间予以修复,事实上商家也存在较大责任。并且说大学生涉嫌诈骗,从买卖关系上来看,他并没有诈骗商品买卖方的行为。
女子把薅羊毛当成了生活常态,很可耻。商家也需要赚钱,如果人人都这样做,商家都喝西北风去了。这种行为会引发很多人效仿,应该制止。4月15日,17元吃海底捞登上热搜,引发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