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移动支付手机支付是做什么的

手机支付是指您可在购物网站通过选择“中国银行手机银行支付”或“中国银行”,进入手机支付页面,确认预留信息后,输入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登录密码,选择支付账户,进行动态口令认证消费的一种支付方式。您可通过我行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移动支付-手机支付”功能进行开通或关闭,查询限额、预留信息等。以上内容供您参考,最新业务变动请以中行官网公布为准。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一、手机支付业务的简介
手机支付业务也称为移动支付业务(Mobile Payment business),是现在市场支付手段的发展趋势,对现有的支付业务又一大增值补充,其支付全过程由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应用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商家和终端用户等来构成一个支付链条;简而言之,手机支付业务就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手机支付业务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途径费用通过手机账单收取,用户在支付其手机账单的同时支付了这一费用,在这种方式中,移动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了信用,但这种代收费的方式使得电信运营商有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之嫌,因此其范围仅限于下载手机铃声等有限业务;第二种途径费用从用户的银行账户(即借记账户)或信用卡账户中扣除,在该方式中,手机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通道,将用户的银行账号或信用卡号与其手机号联接起来。根据支付解决方案不同有的需要手机与银行卡号绑定,有的则无需绑定,可支持多家银行账号。在某些城市,在手机内放入专用的SIM卡,可以直接用手机刷卡消费,如公交车买票等。以往,通信运营商推广手机支付时都要和银行合作。但从2010年9月开始,根据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公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即使不与银行合作,运营商照样能大规模开展手机支付业务,中国移动一直在主推2.4G的RF-SIM方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分别在校园一卡通、企业一卡通等领域试水RF-SIM方案;另据相关报道,2010年RF-SIM卡的发卡量将达到800万张,给相关2.4G产业链下的卡商(东信和平、北京华虹、恒宝股份等)以及芯片方案商(国民技术、中科讯联)带来的产业收入至少会有8-10亿的收入。有分析人士表示,通信运营商可以合理合法地开展手机支付业务并不会让第三方支付吃“夹板”,国有大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留下的巨大“缝隙”足以形成一个庞大市场让第三方支付公司去开拓。可以开展以下商品(类)的支付服务。(1)彩票:目前的彩票代理点极大地限制了用户支付的场所、时间,而手机投注能很好地满足彩民随时随地投注的需求;(2)数字卡: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由于没有物流问题,因而非常适合采用手机支付;(3)报刊订阅:目前用户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到邮局订阅,而手机订阅可以不限时间、地点完成订阅;(4)票务:随着电子票务的推广,手机将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包括支付、票务信息的获取;(5)公共事业费缴纳:缴纳水、电、气等费用;(6)互联网服务:例如网站包月费、虚拟货币等。综合增值业务平台一方面实现了手机用户多种业务形式的统一接入;另一方面通过连接后台第三方应用系统,如彩票投注系统、网上购物系统等,将用户支付请求接入到银行支付系统,实现移动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