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营销的经典案例分析 借势营销的经典案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借势营销的经典案例,以及借势营销的经典案例分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办理pos机添加微信18127011016

借势营销的常见营销手段有哪些

借势营销的经典案例分析 借势营销的经典案例

1. 借品牌

有效借助已有知名品牌,可以快速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在奥运期间的奥运营销,就是典型代表。奥运会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受到了全球的注目。特别是商界奇才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使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以来,奥运经济越来越成为众商家关注的焦点。比如在北京申奥活动中,可口可乐、通用汽车、喜力啤酒、农夫山泉、富士胶卷等公司都积极参与,这些企业围绕奥运赛事除了投入赞助费外,还从公益、文化、热点等各个角度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营销活动。

再比如著名的奥巴马女郎,也是借助了奥巴马的个人品牌才“一脱成名”。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其实“脱”了不一定就能出名,关键是看在谁面前“脱”。

2. 借渠道

在实施网络营销时,通畅的推广渠道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条件和能力建立自己的渠道。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借助别人的成熟渠道来进行推广。

在这个方面,软件行业用得是比较深入的,比如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就是软件绑定。经常喜欢尝试软件的朋友应该比较有感触,在安装一些小软件时,经常推荐和提示你安装一些相关的其他软件。而一些恶劣的软件,则根本不提示,直接强行帮你安装,比如金山毒霸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你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安装上的。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360卫士手机版,会有一些诸如“清理加速”、“软件管理”、“手机杀毒”等方面的功能,如果你以为这些都是360卫士手机版自带的功能,那就错了,当你运行这些功能的时候,相应软件才会下载到手机里,这样利用360卫士手机版这个渠道,360就可以同时推好多款与手机优化相关的软件了。

3.借事件

所谓热门事件,关注的人肯定多,所以借助这些热门事件宣传一下自己的公司或产品,比如杜蕾斯的官微,基本上网络中出现一点热门事件,他们都能借上力,推出一个巨牛无比的文案,达到自己品牌营销的目的。

另外,提起借热点事件,想起另一个事件了:

第22届冬奥会开幕式上,名为“俄罗斯之梦”的冰雪盛宴之中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瑕疵。在体育场上空漂浮的五朵雪绒花本应该慢慢展开最终变形为象征着奥运会的五环形象,但右上角的一朵雪绒花却因为故障并没有展开。“五环变四环”,这样的失误通过电视转播呈现在了全世界观众们的面前。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商标的授权使用管理非常严格,没经授权的商家是不能使用奥运相关元素的。但“四环”并不在奥组委授权范畴之内,商家使用的话,算不上侵权,各大商家敏锐的抓住时机,结合自己产品发挥想象:

一家名为zazzle的在线创意网站很快就推出了名为”索契故障”t恤衫,里面有各种颜色可以选择,但是价格不菲,男款需要22.95美元,女款也要19.95美元。国内电商迅速跟进,推出了其中的白色男款T恤,一位淘宝卖家一天就卖出了五百多件。

红牛饮料则以“打开的是能量,未打开的是潜能”作为宣传标语,使得网友吐槽活动继续升温。

中国联通推出营销广告,你做不到的,沃来帮你。

有浏览器厂商戏称,五环没打开,是IE浏览器太慢,不如换一个试试。360、联想等公司也把自己公司logo放在缺席的五环处,通过公司微博账纷纷借机营销。

互联网中借势营销应用的非常广泛,除了上面说的三种情况,还可以借名人效应,但不管是借渠道、借事件还是借名人,最核心的关键点在于,一定要是大众所关心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6年微博上的一个话题胖了应该算工伤,运用了什么营销方式

2016年微博上的一个话题胖了应该算工伤,运用了什么营销方式:

2016年事件营销经典案例Top1:借势热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早已进入移动时代,手机是大众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同时手机的安全问题也是一直以来用户最关心的话题。而酷派则借势《我的特工爷爷》上映后的热潮,推出《这是一个被国安局封杀的H5》,利用特工奶奶与热映电影的关联性,将酷派手机的双系统安全特性巧妙植入其中。酷炫精致的画面、曲折悬疑的剧情和丰富有趣的互动,让H5迅速在朋友圈得到火爆转发与传播。上线短短几天时间,H5浏览量就达到32万人次,分享次数近3万次,在业界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今日头条有哪些优秀的推广案例可以借鉴?

说到今日头条营销案例,大家一定会想到今日头条营销中国行活动,但是今天小招要说的可不是中国性,而是几个借势营销的经典案例,而今日头条也在其中。而关于“中国行”的案例分析,我们下次再讲。

今日头条营销案例分享:

1. DW手表蹿红:蹭明星

DW

Daniel Wellington丹尼尔 · 惠灵这款手表在美洲及欧洲的时尚博主以及杂志之间都很有知名度,并多次登上过世界顶级的杂志,ELLE、VOGUE、GQ、GINGER等等。

不仅国外火爆,国内当红小鲜肉井柏然、鹿晗、张艺兴等都佩戴过DW,各种女明星更是数不胜数。

红白蓝这个经典配色是众多明星们的挚爱,李易峰、李钟硕、朴信惠还有其他明星,比如我们的Nick大叔、尼坤、郭碧婷、吴世勋等等都佩戴过这款手表。

DW为什么这么火呢?DW走的是互联网窜红道路,其实就是蹭机会。

名人效应,是DW做得做成功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互联网时代爆红的地方。他们在国外社交媒Instagram上广泛私信社交媒体明星和知名人士,最重要的是私信“网红”。然后,创始人将自己的丹尼尔惠灵顿手表免费赠予他们。

这些社交媒体明星和知名人士,网红收到手表之后,自然会发表相关的信息文章。即使有的社交媒体明星和知名人士不接受免费赠予手表,DW就直接给小额的营销费让他们发几条Ins。 之后的粉丝效应就自然不用多说了。

2. 360安全卫士上市:蹭腾讯

360

如果你是默默无闻的产品,不妨将自己放在同类产品边上,这些产品的品牌越大越好,千万别因为他比你厉害就躲着他。还记得当年3Q大战吗?

创立360后,周鸿祎则着手进攻雅虎中国。2006年,互联网业内掀起“反恶意软件”的热潮,周鸿祎率领360安全卫士成为反恶意软件先锋,曾经由他一手创办的3721软件(雅虎助手)则成了他“围剿”的重点目标之一。360安全卫士推动反流氓软件运动,引起媒体大范围集中报导。

博出彩和声誉的目的达成后,360又将上市计划提上日程。2011年03月30日,360公司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交易。360上市计划并非朝夕,这一次他将目标瞄准了腾讯。

2010年9月,360公司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曝QQ偷窥用户隐私,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

后来,腾讯与360的战争升级到对薄公堂,虽然最终360败诉,但是自此360市场份额得以急剧扩张,年收入却在以千万美元量级迅速增长。

3. 今日头条估值: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蹭

今日头条营销案例分享:经典借势营销

在之前题为《传闻腾讯会以80亿美金的估值投资今日头条,真的吗》的今日头条的问答帖中,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称,最近有同事郑重地跟我说,他加入头条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腾讯员工。

“我当然也不是,多没意思。”

张一鸣还推荐了一首《Go Big or Go Home》的歌曲,并附上了如下歌词片段:So if I’m gonna go at all,go big or go go go,go big or go home。

风口上的新兴科技公司+拒绝收购话题,瞬间带起行业解读无数。张一鸣一副“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的气势,创业者的铮铮骨气尽展无疑。

多少创业者希望被BAT收购而不得,如今他们一看,张一鸣这小子有点骨气啊,先给他点个赞,BAT也不是想收谁就收谁嘛,真是给我们创业者争了口气。这种打破行业现状的做法,无疑是吸睛的一个绝佳方式。

成功获取注意力之后,张一鸣又趁着热度在央视财经等优质渠道给大家说了自己的故事,表明了不站队的原则和创业情怀。

大家又开始猜测,张一鸣不接受腾讯背后更深的原因是:给价低了?有更大的金主?还是张一鸣想攒着卖一波更大的?

无论是哪一种猜想,最后都指向了今日头条最想看到的讨论方向:今日头条估值上升。今日头条用一句反常的话,和一段目的明确的故事,成功完成这次“没机会也要蹭”,达到了想要的效果,此时谁还会关心腾讯收购是真是假呢?

所以,适时借竞品的一些热点或不足,用一些抖机灵的方式突出自身优势,有时候可以凭借创意搏得看客一笑,提升自身品牌印象,甚至留下更大的解读空间。

关于借势营销的经典案例和借势营销的经典案例分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办理pos机添加微信18127011016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