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香港到中山创业:整合商家闲置积分,帮消费者兑换商品

来自香港的李润达在自己即将满40岁的时候,做出了创业的决定。今年6月份,李润达创办的中山市分分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公司设在位于中山火炬区的粤港澳创业服务平台——工合空间。之所以选择中山,除了能享受一套减免的优惠政策,李润达更看重这里的位置,“周边城市都是1小时通达,对于初创公司来说,中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李润达。
发现行业痛点决定开始创业
李润达在自己即将满40岁的时候,做出了创业的决定。“一个行业呆久了,总会冒出不少想法。我还是对世界充满好奇,想挑战自己,看能不能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李润达在香港金融行业从业近20年,对银行业务相当熟悉,同样,对行业客户的痛点也有精准把握。
“在香港信用卡支付十分普遍”,李润达说,为了吸引用户,银行以及商家都会对消费金额进行积分,积分达到一定额度可以兑换商品或者直接消费,比如在某个餐厅,信用卡上有200积分就可以当1元钱使用。“但问题是,消费者在同一个商家的积分往往都无法用完,最终导致浪费。”李润达说,这表面上看帮商家省了钱,可实际上银行和商家用于推广的预算没有得到有效使用,对于他们来说也很困扰。
进行过多次探讨后,李润达和朋友认为,可以建立一个通用积分交换平台,对接银行和各大商业平台,整合利用各商家的闲置积分,使消费者可以通过整合积分兑换其他积分和商品,以此活跃市场,增大内需。“通过跟上游商户沟通,发现他们对这个想法都很支持”,这给了李润达很大信心。
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李润达正式开干。他和搭档在香港数码港创办通用积分有限公司,他们提出的方案目前已经得到香港相关部门的认可,并签订项目合同。
工合空间·中山基地辅导入驻团队。受访者供图
“中山创业成本低,适合初创公司发展”
今年3月份,李润达通过一个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行业的初创沙龙,了解到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创业的政策,他马上产生兴趣,“是不是把公司设到大湾区城市?”
“其实我的母亲就是中山人”,李润达说,虽然自己从小在香港长大,但是也会随长辈回中山探亲,对这里的环境还比较熟悉。在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工合空间的引荐下,他认真听完了政策介绍后,决定把公司放在工合空间·中山站。
“除了对中山环境熟悉,另一个原因是这里创业成本低,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很重要。”李润达说,比如公司需要招聘程序员,中山的人工成本大概是香港的三分之一;此外依照中山市目前的政策,工合空间还减免了公司的租金等费用,甚至水电费都全免。
选择中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山地处大湾区几何中心,从中山火炬区到周边城市通勤只需1个小时左右。“除了港澳,现在我们要打开的市场就是广东省,需要跟银联加强沟通。而中山到广州的距离也很近,所以我觉得这里很适合初创公司”。
今年4月,李润达正式创办通用积分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中山市分分兑科技有限公司,“我希望打通不同商户之间积分的壁垒,形成一种新的支付方式”。7月6日,公司正式开业。
与阿里洽谈跨境支付业务,争取和银联的合作
到今年12月份,李润达就要向香港相关机构交付他的App积分兑换小程序,包含积分兑换、银联钱包的功能。现在,他和公司4名员工经常加班加点,为了满足新拓展的业务,他正准备继续招人。“首先要在香港做出模版,再针对内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推广。”李润达对此充满信心。
在中山生活了几个月,他明显感受到这些年发展变化之快。“我现在出门消费也不带现金了,走到哪里都是手机支付”,他笑道。基于支付习惯的差异,李润达也调整思路,已经与阿里洽谈跨境支付业务。对于与银联的合作,目前他还准备前往上海,争取更多支持。
“对于创业者来说,内地始终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李润达说,只要找对方向不断努力,就可能获得成功。今年李润达已经42岁,跟他聊天的过程中他活力满满,“年龄不是创业的问题,正是随着年龄增长才积累了社会经验、人脉关系,能带领团队快速发展”,李润达说,随着科技发展,以往看起来难以解决的问题都能靠新科技找到解决方法,“关键是有人看到,并且坚定地执行下去”。
延伸
工合空间·中山基地:做粤港澳“超级联系人”
工合空间是一个粤港澳创业服务平台,运营团队来自香港,2019年就荣获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同时也入选香港政府“青年发展基金”项目官方认可双创基地。工合空间·中山基地位于中山火炬开发区数贸大厦,“我们尽力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香港创业者落户中山,目前工合空间·中山基地已入驻香港创业公司11家”,工合空间(中山)副总经理叶耿华介绍。
工合空间瞄准哪些项目?有哪些资源?
工合空间·中山基地成立之初,就把目光瞄向创新科技项目和港澳项目,寻找愿意在中山落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领域的成长型项目团队,并与中山市科技局、BerkeleySkyDeck共创“中山-硅谷直通车加速计划”。
叶耿华介绍,工合空间会在全国及港澳地区招募科创项目,并挑选优质项目团队将前往美国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为期3个月的加速培训,该计划将为选入伯克利天台加速器的项目链接各种资源,邀请到硅谷乃至全美行业头部玩家、新锐创业公司创始人等与团队面对面进行交流,并寻求合作机会。截至目前,工合空间共输送8队优秀项目团队到天台加速器进行加速培训。
作为粤港澳的“超级联系人”工合空间如何打通连接点?
叶耿华介绍,工合空间也是香港数码港认可的加速器之一,数码港为一个创新数码社群,汇聚了超过1,650间初创企业和科技公司。“我们积极引入港澳优秀创业项目及人才落户中山,李润达的项目就是香港数码港项目入驻工合空间中山基地的案例”。
“对于香港创业者来说,现在中山的不少政策都很加分”,叶耿华表示,比如科技局派部门领导现场支持工合空间举办的中山-香港创业交流活动,向香港同胞宣讲中山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人社部门就曾专门组队到工合空间·中山基地,现场详细解读港澳创业者在中山能享受的创业资助、创业租金等内容,让前来创业的港澳青年吃下定心丸。此外,火炬区也对港澳创业者提供相应配套。
为了吸引更多港澳优质项目落户中山,工合空间还加强与院校开展紧密合作。“我们曾组织过一批香港的中学校长来参观”,叶耿华说,目的是为了带动更多的香港青年学生了解内地的发展,未来到广东创业就业。
采写:南都记者吕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