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被中介冒领《信用卡被中介冒领了》
信用卡被冒领需要承担责任吗

根据法律规定,银行有义务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他人冒用信用卡消费或者取现,如果银行没有尽到合理管理的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发卡银行应当建立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发卡银行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持卡人本人、亲属、交易监测或其他渠道获悉持卡人出现身份证件被盗用、家庭财务状况恶化、还款能力下降、预留联系方式失效、资信状况恶化、有非正常用卡行为等风险信息时,应当立即停止上调额度、超授信额度用卡服务授权、分期业务授权等可能扩大信用风险的操作,并视情况采取提高交易监测力度、调减授信额度、止付、冻结或落实第二还款来源等风险管理措施。
我在银行办的信用卡被人冒名办了,怎么办
法律分析:第一,如果能找到冒名贷款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对其提起诉讼。但由于冒名贷款人并非用的自己的身份,时间一长,很难考证,可以采取第二种方式;第二,积极与办理贷款、信用卡的银行协商,如果银行拒不解决问题,可以以“侵犯公民姓名权”为由起诉银行,因为他们虽然不是冒名贷款的具体实施者,但是因为没有尽到“严格审核”的责任,使被冒名人蒙受了巨大损失;第三、被冒名人要注意搜集证据,鉴于冒名贷款的各式合同、证据非本人签署,可以申请法律鉴定。第四、切勿听信任何中介机构可以“洗白”信用记录的谣言,选取正规的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当然,杜绝冒名贷款最好的方式,还是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防患于未然,犯罪分子才无机可乘。第五、应该树立信用意识,每年定时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确认自身信用良好,没有被人冒名借贷。第六,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不要在不信任的场合泄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等基本信息,如此,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如果新办的信用卡还没有激活就被别人冒领,冒领者能取出卡里的钱吗?
冒领者是无法使用该信用卡,由于信用卡申请通过后是通过邮寄将卡片寄出等方式,所以并不能保证领取人就是申请人。为了使申请人和银行免遭盗刷损失,信用卡在正式启用前设置了开卡程序。
开卡主要是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等,核对申请时提供的相关个人信息,符合后即完成开卡程序。此时申请人变为卡片持有人,在卡片背后签名后可以正式开始使用。信用卡开卡后一般需同时为卡设立密码。
扩展资料
商户、银行确认信用卡有效,根据与发卡行签订的合同与银行联系,请求授权。授权是要进一步证实持卡人的身份可以使用的金额。授权一般在超过合同规定的使用金额时进行。
发卡银行收到授权通知后,根据持卡人存款账户的存款余额及银行允许透支的协议情况发出授权指令,答复是否同意进行交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