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的套路!银行是怎么赚你钱的?

这周准备摸鱼。
但是又有件事,很有必要提个醒,还是爬上来说一下。
这周帮家里人还了张信用卡,发现银行的套路真不少。
比如短信里引导你分期,说什么分期有优惠,费用低、送奖品……
一
在小白眼里,这就是捡便宜的好事。
其实贴心的背后,是想着法子赚你钱。
我们先来说一下银行是怎么赚钱的?
银行在普通老百姓眼里非常高大上,但其实它的主要收入来自存贷差。
银行和中介是一样的角色,只是它是钱方面的中介。
左手吸收老百姓的存款,右手拿出去放贷。
比如老王买了一笔银行理财或者定存,年化收益率1.75%,这是银行的资金成本。
你需要贷款买房,你的房贷利率是4.9%,这里面就有了3.15%的息差。
而且现在老百姓普遍相信银行,被它高富帅的光环吸引,尤其是财商较低的长辈,更喜欢把钱存银行。
加上疫情以来,一直是货币宽松的环境,央行通过降准释放货币流动性,银行并不缺钱。
银行手上的钱多了,就要想法子放贷出去,赚息差。
所以你会发现,今年银行发短信给你推销贷款业务了。
而且发短信让你分期,分期的各种诱惑也更多了。
为什么呢?
因为信用卡分期的真实年化利率很高,高达10%以上,这可比房贷业务香多了。
二
很多人之前应该收过银行的电话。
小姐姐电话里的主要任务,要么是卖你辣鸡理财险,要么就是推销分期。
我之前就接到过电话——
“银行最近做活动,分期手续费低至0.6%,每月还款无压力。”
乍一看,每月0.6%手续费,年化费率也就7.2%,不算很高。
很多人可能会想,每月也就几十块钱手续费,还能留一笔钱在手上。
运气好的话,再去买点高收益的理财,分分钟就能把手续费给赚回来。
如果这样想,就太天真了。
稍微懂一点的人,算一笔账,就明白了。
贷款里有两种常见的还款方式,一种是先息后本,一种是分期付款。
1、先息后本:
假如朋友向我借了10000块,约定每月利息0.6%;
所以她每月向我还60元利息,一年后再把本金10000元还给我。
这样一来,一年中她一共支付利息720元。
年化利率就是720/10000=7.2%
划重点:这10000元她使用了1年。
2、分期付款:
你用信用卡刷了10000元,分12期还款,每月要向银行还本金833.33,另外还要还60元利息。
一年下来,她的利息也是720元。
但问题是,除了第一个月使用了10000元,后面每个月实际使用的本金是减少的。
实际年化率是多少呢?
我们用IRR计算一下:
等额本息还款,实际年化利率在13.3%左右。
分期还款真实的年化利率,比你以为的高了近一倍左右。
重点就在于,随着你一期期还款,欠银行的本金是越来越少的。
但是银行始终按照全部的本金计息,这样你的真实利率就高了。
有钱可赚,油水丰厚,这才是银行一直让你分期的原因。
三
其实不只有信用卡分期是这样。
你常用的借呗、百度有钱、微粒贷这些,实际的利率也很高。
他们一般都按日利率计算。比如借呗,它的日利率是万3.5,也就是0.035%。
也有人是万4,即0.04%。
这种年利率怎么算?
其实很简单——0.035%*365=12.78%
0.04%*365=14.6%
算下来,都不低。
还有一种套路也要警惕——最低还款。
每月信用卡、花呗还款的时候,都会提醒最低还款,最低还款额往往非常少。
它的套路是什么呢?
比如我上个月刷了1万块,这个月5号是还款日。
但我手头的钱不够,选择最低还款1000元。
剩下的钱打算6号发了工资再还。
以0.05%的日息计算,你是不是以为如果第二天把钱换上,只需要还9000*0.05%*1=4.5元利息?
那你就错了。
事实是,如果你没有在还款日前把钱还上,那么免息期就没有了。
你实际要支付的利息是10000*0.05%*30+9000*0.05%*1=154.5元。
年化利率高达18.5%。
本以为可以捡个便宜,实际上被银行毒打了。
四
在我看来,也不是完全不能分期。
万一有个急需用钱的时候,又不好意思开口借钱,信用卡或借呗分期,刚好可解燃眉之急。
或者确实负担不了的时候,使用分期,也能缓解压力。
不过要注意,在消费主义的洗脑下,分期会上瘾。
商家一边制造焦虑,一边又是各种促销和分期支付,不断刺激你消费。
包括最近热播的女主剧《三十而已》、热门综艺破浪的姐姐,都渗透出消费观上的洗脑。
各路人马跳出来告诉你,要用未来的钱满足自己,甚至买个包包,就能打入富人太太圈?
这也是思路清奇……
在我眼里,商品是为人服务的,就是拿来用的。
至于商品自身的广告,给你传递一种价值观:
比如你戴了个什么包,你就是什么样的人,有了份不一样的标签,别人会高看你一眼……
这种都是虚的,都是在洗脑。
不知不觉就沦落为消费主义的韭菜,最后变成了月光。
每月工资一到手,还没捂热,就得还上信用卡、花呗、白条……
其实真正精致且富足的生活,取决于你我的能力和内心。
我们不需要被商品冠以标签。
与其被各种假象蒙蔽,不如充实内心,不断拓宽能力的边界,为更好的自己做铺垫。
我们也应该要有这种自信,你戴的表、包,尽管不是什么大牌,这些都不重要。
但有一天,反而正因为你的存在,它们才变得价值不菲。
今天就唠到这,大家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公众号/B站同名:无趣的二姐原创不易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