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线上化运营 纯线上信用卡
平安银行:上半年近90%发卡为AI智能审批

“打开平安口袋银行APP,申请新发行的平安银行美国运通耀红卡,从申请、填写信息到发卡并即刻使用,只需要不到1分钟。”这是来自旅行爱好者王小姐的申卡体验。
上述快速申请流程的实现,是平安的人工智能(AI)技术全面赋能信用卡业务的结果。AI已应用在平安所有的人民币信用卡发卡、运营上,该行近90%的信用卡发卡可通过AI智能发卡。发卡后可立即绑定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进行消费。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信用卡线上化、智能化运营正在考验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提前在技术领域深度布局的银行先发竞争优势逐渐凸显。
据2020年平安银行中报业绩报告显示,平安银行上半年新增发卡逾400万张,近90%是人工智能(AI)智能审批。
报告称,平安信用卡刷卡消费恢复速度大幅好于行业平均水平,3月以来,平安信用卡日消费金额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新冠疫情期间人们减少外出甚至足不出户,引发社交和生活方式的急剧转变。提前通过金融 科技 改造信用卡业务流程的商业银行,适应互联网时代社交裂变、直播电商玩法的金融机构,抓住了这次疫情带来的“小风口”。
平安银行信用卡上半年业务迅速反弹的关键是“快速反应,积极布局线上化场景”。该行称,通过为用户提供申卡用卡、线上购物、生活缴费等全周期、多方位的线上化、综合化服务,全面保障了疫情期间客户各类生活需求。
“战略方向不变,但打法已经全面升级,建立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和平台银行。”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平安集团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平安在综合金融和 科技 部门上有全面的、更大幅度的升级,像AI的坐席替代服务,相当多的产品线已经有90%的替代率。
AI智能审批近90%发卡
受新冠疫情影响,以往较为依赖“地推”发卡的银行信用卡,正提速向线上化、智能化转型。
8月25日,平安银行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该行新增发卡逾400万张,至417.53万张,近90%是人工智能(AI)智能审批。
具体来看,从存量看,上半年,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卡量达到6148.01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9%;信用卡贷款余额5125.0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2%。
信用卡线上化转型早已行之有年,各大银行、互联网公司都在发力线上发卡、运营,但线下推广仍是重要手段之一。新冠疫情突然袭来,金融机构全面转型互联网线上方式。线上运营如何精准识别客户、化解“反欺诈”和信用风险,考验各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技术储备和快速响应速度。
此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9年,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的智能技术综合使用率达到71%。语音机器人、文本机器人、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智能质检等基于AI技术的数字化服务新形态,能有力推动客户服务的智能化发展。
平安银行自2016年发力“大零售”,信用卡业务与 汽车 金融、“新一贷”是该行零售金融“三大尖兵”。 科技 能力是信用卡业务超越同业的核心武器。2019年,平安继续加强AI和信用卡风控能力,当年新增发卡1430万张,近90%通过AI智能审批;零售统一反欺诈平台累计防堵欺诈攻击金额同比增长58.7%。
到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信用卡消费金额有所下滑,平安银行快速反应,积极布局线上化场景,为用户提供申卡用卡、线上购物、生活缴费等全周期、多方位的线上化、综合化服务,全面保障疫情期间客户各类生活需求。
平安银行2020年中报显示,今年3月以来,信用卡日消费金额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上半年信用卡总交易金额16073.13亿元,达成去年同期水平的99.3%,信用卡商城交易量同比增长18.1%。
科技 全方位赋能信用卡
应对疫情影响,快速反应布局线上化场景,交易金额迅速恢复,依靠的是平安积累30余年的技术研发储备。
新冠疫情时期,各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卡、服务转向线上。平安银行迅速反应,大力度优化AI智能语音技术,将其渗透到不同的服务场景。
谢永林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平安银行战略方向不变,但打法已经全面升级,建立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和平台银行,服务整合更深;同时,在综合金融和 科技 部门上,有全面的、更大幅度的升级。
他强调,平安在 科技 专利方面表现不俗,集团专利申请数增长接近22%;像AI的坐席替代服务,相当多的产品线已经有90%的替代率;AI客户经理触达常规客户数量增长400%;利用 科技 构建生态本身业务收入增长11%。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完全渗透应用到信用卡的各个业务流程,从而赋能信用卡业务。根据平安银行中报,2020年上半年,该行优化AI智能语音技术渗透到不同服务场景,其中智能语音月外呼规模已达1200万通,等同节约人工坐席约3000人的工作量。截至2020年6月末,AI客服中非人工服务占比达88.5%,较年初提升2.4个百分点。
此外,根据平安中报,该行升级智能预审平台,基于前沿算法,建立了客户信用、额度、综合授信等方面的模型,高效转化集团优质客户。此外,该行打造线上多媒体服务闭环体系,持续优化图文、音频多媒体等线上交互方式,并不断提升APP端在线客服的智能精准服务。
“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快速反应,使得平安银行零售业务逆势增长。截至2020年6月末,平安银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2.3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1%,零售客户数及“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数均突破1亿户。
在业务系统方面,2020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信用卡新一代核心系统已成功实施首轮生产并行验证,预计今年底完成新老系统的完全替代。新核心系统基于平安银行PaaS开放式平台架构,具有高弹性、高扩展、高性能、高可用、高安全的互联网系统特性,可实现多层级账户体系、立体化额度管控、全科目资产证券化等全新业务应用。
零售金融新打法
平安银行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换挡升级,方法是“ 科技 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
零售金融新模式,既要有AI的赋能和支持,从而实现批量的获客并服务客户,更需要”全渠道、全触点、全链路”式整合营销服务。简而言之,新零售下的商业银行,既要有传统银行的风控水平,更要契合互联网全域思维。
例如,直播带货是今年互联网运营新打法。8月8日,平安银行举办“平安信用卡88直播盛典”,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及明星迪丽热巴、林依轮亮相直播间,当晚直播间观看总量409万人次。
当晚,平安信用卡首席选卡官林依轮荐出“视频主题卡”“大白金卡”“好车主卡”3款王牌平安信用卡,分别指向上网冲浪、商务出行、车辆使用领域,通过不同消费场景的精细化构建以满足消费者在细分场景的需求。这是平安信用卡首次运用直播工具与消费者深度互动,也是首次通过直播方式向用户展示一张信用卡背后所构建的金融生态圈。
今年上半年,平安已与超100个知名品牌战略合作,开展“大牌来了”系列活动,与知名品牌联合发起近40场直播,打造直播电商新模式。
一张信用卡背后,平安既背靠集团的五大生态圈,又外接场景,通过开放银行将账户、产品、服务能力与第三方场景流量相结合。
对于前者,中国平安集团旗下有”金融服务、医疗 健康 、 汽车 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目前,平安好车主APP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2700万;平安信用卡基于对车主需求洞察,将车主权益、交易服务和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打造”平安好车主卡”,升级”加油88折”权益,为车主构建一站式车生态服务圈,截至上半年已发卡近50万张。
对于后者,平安选择深化策略联盟合作模式,打通集团内外优质资源,与去哪儿、国美、途虎养车、携程、肯德基等合作方深度跨界合作,对年轻客群发行”平安悦享”白金信用卡及”萌宠”主题信用卡,满足年轻群体个性化的用卡需求。今年8月,平安银行成为美国运通首批国内发卡合作伙伴之一,发行耀红卡、 Safari卡多种卡片,满足中高端用户群体需求。
难度更高的是社交营销裂变。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信用卡通过MGM(客户介绍客户)模式发卡128.71万张,在新发卡量中占比为30.8%。优质内容可以促进用户的转发分享,提升客户的留存和价值转化,该行APP上半年阅读量达2.6亿次、分享量约2亿次。
从全国来看,信用卡上半年消费仍然乏力,但经过线上获客和运营,平安银行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并在快速增长。
平安银行中报数据显示,2020年3月以来,平安银行信用卡日消费金额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上半年信用卡总交易金额16,073.13亿元,达成去年同期水平的99.3%,信用卡商城交易量同比增长18.1%。(一鸣)
线上信用卡业务试点将落地,将会有哪些影响?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就是不同于现行的相关规定下消费者需要在线下实体门店中办理和使用,线上信用卡业务完全可以通过线上和网络的方式全程在线上办理。据了解线上信用卡的开创与试点,是为应对疫情状态下的防控常态化而开设的一种更加便于人民的金融服务。此次线上信用卡将实现试点任务,将会对人民和消费者正常的生活,和消费以及金融行业和信用卡市场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首先,线上信用卡的试点落地将会大大改善和升级原始信用卡的程序和管理。因为在传统信用卡的使用中,存在着许多申请卡难以及领用卡难的问题。而线上信用卡正好可以弥补传统信用卡的不足,进而升级信用卡的功能和作用来提高消费者以及用户的体验感,拉动经济消费扩大内需。
除此之外,线上信用卡的试点也给众多消费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下带来更多的信心和希望。由于信用卡市场上种类繁多,功能以及业务都各不相同。这就给消费者在办理一级选择业务的时候,大大增加了选择困难。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趁着互联网与金融不断融合的情况下趁机进行违法诈骗的非法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线上信用卡,能够更规范、更便利于消费者正常的业务办理。
在线上信用卡进行落地试点的同时,也将给相关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带来更多的压力。因为线上信用卡是需要在线上完成整个流程的,所以对于身份的采集以及验证还有后续的业务程序,都需要强大的科技做支撑。与此同时一定要加强对一些网络欺诈等行为严加防控,除了这些技术风险以及欺诈风险外,对于线上信用卡业务的监管也大增了压力。
信用卡新规落地:试点线上展业,卡奴如何应对?
在征求意见长达六个月之后,信用卡新规定正式落地过渡期为两年,其业务也正式告别了跑马圈地的时代。对于卡奴来说,这一次的新规这是试点线上产业,对于发卡收费以及授信等乱象,都会严格处理,卡奴需要及时适应当下信用卡新规,合理消费。
2022年信用卡新规全面落地,在积极探索线上信用卡业务的同时,也完善了配套监管政策。为了健全政策制度的落实,信用卡办理逐步推进试点工作。首先是建立司法局制度方面的共识,推进相关技术的继续推进和业务创新。第二就是出台统一的技术标准,搭建专门的服务平台。第三是健全金融数据的保护机制,以此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四点是关注网络安全,提升信用卡综合控风险的水平。
这一次的新规定下来之后,对于卡奴来说,是需要尽快适应的。在信用卡的业务方面,告别了过去粗放业务发展。设置疫情影响以及经济的波动,人们的收入情况不断下跌等多个因素,信用卡业务资产呈现出较大的压力,这一次的新规下来之后,可能会加速转变信用卡业务模式的发展,强化审核经营,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更好地做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对于卡奴来说,过去的“以卡养卡”违规套现的行为将会被严加治理,在受性方面也会进一步现落实刚性扣减。避免金融行业的过度授信,在卡奴使用信用卡的时候,在相应额度内扣减累计获得其他信用卡的额度,进一步监测新卡发卡机构申请其他信用卡时的情况,实施额度的扣减。如此做法,可以进一步规整信用卡乱象行为,对卡奴来说,也是维护其消费权益。总而言之,这一次的信用卡新规落地之后,对于各行各业的使用信用卡的人群,包括办理信用卡的银行,金融机构等,都迎来了一次新的约束。尤其是对于卡奴,需要进一步管控住自己的新卡额度,切记不能超标,合法理性消费。
信用卡线上推广怎么做
线上推广便是营销,做好营销便能做好推广。
信用卡虽然已经逐渐登上我们的生活舞台,但是新用户其实并不比前两年,近几年银行对信用卡的普及力度可谓是空前的大,卡员遍地都是,因此要抓住信用卡推广的线上推广,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哪些人不可以通过卡员办卡,哪些人没有时间或者无法和卡员接触来给他们办卡,并且要找到这一类人群的沟通渠道。
首先,我了解的几个平台现在做信用卡线上推广的平台,基本都是传销模式,代理制,都是单卡的提成是固定的,但是一级一级的分下去的提成,最后到了办卡业务员手机可能这张卡只能拿到原来提成的60%,但是如果你在最高一级,发展代理的个数将成为你收入的单数,很多人都会想办法去招代理,慢慢的队伍扩大起来了,信用卡的线上推广也就慢慢做起来了。这就是信用卡营销在传统传销模式上的应用。
2022年信用卡新规试点线上展业有什么好处?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很多银行都将进行线上交易限额,有的银行单日限额一万元!这也就意味着控制了人们的提前消费,但是这个要根据每个地区以及每个银行的不同来决定的。我觉得这样会防止电信诈骗,因为我们被交易限额了,转钱就转不出去损失也就小了,不仅如此还规范了信用卡催收行为以后的信用卡催收不会再跟第三方人催收只会跟借款人进行催收,这样也就不会骚扰到其他家人朋友。
信用卡现在已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无法自拔了,因为信用卡的出现很大的提高了我们生活收费的便利性,我们想买东西的时候直接刷卡很大的,给我们提供了便利,但是也通过巨大的透支来实现我们资金的周转,可以说这种行为意味着我们在生活中提前消费了,这种行为是不提倡也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有偿还能力,我们可以将提前消费的全部换上,但是如果没有还款能力的话,我们会进一步加大我们的生活压力。
以后如果我们信用卡借款了,到了规定的时间没有还款的话也不会再有催收人员打电话给我们的家人朋友,这样就能确保我们的家人朋友不会再被催款电话所骚扰,很大的保证了我们的隐私。如果说我们跟信用卡上透支消费了,但是没有能力还款的话,我们也一定要注意规范我们的行为,不要恶意套现。
信用卡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让我们在急需用钱的时候可以有资金周转,但是过度透支消费的确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隐患,一旦我们没有还款能力,我们的征信就会受影响,以后孩子就业发展,包括我们买房需要贷款的话都会受到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