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用于房地产被管控 信用卡 房产交易
本文目录一览:
1、信用卡流入房地产怎么办?
- 2、多家银行信用卡(贷记卡)业务被罚 资金流向房地产被罚最多
- 3、房产交易刷信用卡额度频频下调?
- 4、信用卡资金流入房地产违反哪条规定

信用卡流入房地产怎么办?
信用卡是不允许流入房地产的。
银行叫停个人透支信用卡买房,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成为炒房者的资金来源。个人信用卡刷卡资金流入楼市,偏离了“房住不炒”要求,影响到房地产调控效果。
信用卡的使用给大家带来很大的便利,因各大商场都支持信用卡支付,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不用带大笔的现金在身上,也减少了不少现金丢失的问题。在使用信用卡的同时可以将这部分资金用于理财,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还可以积累相应的积分,利用积分还可以兑换产品或优惠卷,另外解决一部分人因消费而导致现金周转困难的情况。
信用卡使用注意事项:
1、消费自控
虽说信用卡额度大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没有自控力或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财务状况的人来说,大额度反而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一般来说,自己消费的信用卡额度最好小于自身3个月以内的工资,毕竟三个月工资的消费额度不算太大,万一有意外或者工作被辞退的情况发生,也可灵活调整信用卡账单,来适应自身的收入水平,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2、谨慎分期
在现在这个消费主义横行的时代,人们收入普遍不高,但想要的东西却越来越多,分期便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之一。要知道同样是刷2万的卡,一次性刷走2万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会非常大;而分24期的话,每月只需要还800多一点,心理压力将大大降低。
前者,由于是一次性消费那么多,为了缓解自身的财务压力,一般都会选择尽快还清从而让自己从繁重的财务压力中解脱出来。甚至,再考虑到自身所需要承担的财务压力后,就直接拒绝消费了。
后者由于选择分期,财务压力并不大,于是很容易产生“我还能承担更多债务”的错觉。再加上还款期较长,极易扩大自身的债务,让自己陷入债务危机。
多家银行信用卡(贷记卡)业务被罚 资金流向房地产被罚最多
去年7月以来,上海银保监局开出了9张信用卡(贷记卡)业务相关的罚单,被处罚的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
其中,兴业银行信用卡(贷记卡)中心、上海银行信用卡(贷记卡)中心和交通银行太平洋卡中心分别被处以40万元罚款,浦发银行信用卡(贷记卡)中心、建设银行信用卡(贷记卡)中心、工商银行上海市第一支行被处以30万元罚款,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信用卡(贷记卡)中心和农业银行信用卡(贷记卡)中心被处以20万元罚款。
处罚原因主要是未遵守总授信额度管理制度、对申办人收入核定严重不审慎等。
信用卡(贷记卡)授信的严格程度,直接关乎信用卡(贷记卡)业务整体风险,上海聚集了多家银行的信用卡(贷记卡)中心运营管理部门,9张罚单的处罚事实,最早追溯到了2015年发生的业务,虽然罚款金额不大,但警示态度明确,信用卡(贷记卡)风险不容忽视。
央行支付体系运行报告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以来,全国信用卡(贷记卡)授信总额一直在稳步增长,从2017年末的12.48万亿元,增至2019年一季度末的15.81万亿元,环比增速在2018年Q2达到6.4%,此后开始逐季下降,但到2019年Q1仍有2.67%的环比增长。
信用卡(贷记卡)风险情况也与授信总额的增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7年末,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663.11亿元,此后逐季增长,到2018年Q3达到了880.98亿元,但在Q4即下降至788.61亿元,2019年Q1又略有抬升,环比上季增长了1.12%至797.43亿元。从损失率来看,全国信用卡(贷记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信用卡(贷记卡)应偿信贷余额比例,2018年Q3升至1.34%,Q4微降至1.16%,2019年Q1继续降至1.15%。
从各类型银行的信用卡(贷记卡)业务策略来看,大型银行已经通过早期的跑马圈地式发卡,在拥有较大卡量的基础上,开始进入精细化运营以求更多业务收入的阶段了。而更多的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近几年则仍在加速发卡,2018年年报显示,邮储、招行、光大、浦发、兴业、浙商等银行发卡量同比增速均在30%以上。
而纵观多个信用卡(贷记卡)论坛、信用卡(贷记卡)申请网络途径,“高额度”都是吸引办卡人的重要信息,虽然有营销手法夸大的成分,但对于一些办卡人来说,如果银行最终审批给到的额度达不到预期,不少人会不激活信用卡(贷记卡)。一位银行零售业务人士对记者表示,这对于银行来说,一方面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去促动用户激活卡,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在办卡人中的口碑印象,不利于新的申请进件增长。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信用卡(贷记卡)发卡的运营部门和风控部门之间的业务分歧,这是考验银行信用卡(贷记卡)业务管理水平的一个问题。
而监管的要求只会趋严,除了授信额度,包括信用卡(贷记卡)在内的消费贷款资金流向也成为监管关注的重点。记者注意到,8月13日深圳银保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中,因经营性物业贷款被借款人关联房地产开发企业挪用,个人消费贷款资金、信用卡(贷记卡)透支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农业银行深圳分行被处以罚款80万元。
实际上,监管对个人消费性质贷款的用途一直严格要求。但对于银行来说,大额取现信用卡(贷记卡)已成为重要的产品类型,与个人消费贷款一样,如果客户将授信额度从账户内以现金方式取出,银行会很难追踪到具体的资金流向。通过定价机制来抬高取现、贷款的资金成本,是防范风险的一方面,但在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则可能会降低产品的吸引力。
当前,各家银行高举零售化转型的大旗下,如何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充分发展业务,值得探索和思考。
房产交易刷信用卡额度频频下调?
额度频频下调
平安银行发布关于房地产类商户交易限额管理的公告,称近期对部分商户类型的交易进行风险管控升级,该行 信用卡 在与境内房地产类商户进行交易时,单月(自然月)人民币交易限额由人民币3万元(含)调整为1万元(含),全年(自然年)累计限额10万元(含)保持不变。境外不可进行房地产类交易。
而在去年9月份,平安银行已经对信用卡消费房地产类商户额度进行了下调,在境内房地产类商户进行交易时,单月(自然月)人民币交易金额不可超过3万元,全年(自然年)累计不可超过10万元。
并非仅仅只有平安银行信用卡在不到一年内两次降低房地产类商户的额度。农业银行在4月份发布公告称,根据监管部门要求,该行对信用卡在部分类别商户的交易进行管控,信用卡在境内房地产类商户(商户类别码为1520、7013、6513、1771、7012)的单笔交易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3万元,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3万元,月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季度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半年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20万元,年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20万元。
此外,农业银行信用卡在境外房地产类商户(商户类别码为1520、7013、6513、1771、7012)的单笔交易金额不得超过4500美元,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4500美元,月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5000美元,半年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5000美元。
这也是一年内,农业银行第二次对信用卡消费房地产类商户额度进行调整,此前在去年8月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信用卡在房地产类商户(商户类别码为1520、7013)的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人民币,月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人民币,季度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人民币,年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20万元人民币。同时,农业银行信用卡在房地产类商户的交易不得办理消费分期、账单分期。
值得一提的是,对比农行去年8月和今年4月的两次公告,受限的商户类别也有所扩大,受限的房地产类商户类别码由2个增加至5个。
管控不断趋严
不仅是降额,更有银行根据监管规定对非消费领域包括购房刷信用卡采取提前结清、止付等管控措施。
民生银行此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的公告,就指出该行信用卡透支额度及通过预借现金(包括现金提取、现金转账、现金分期等业务)获得的资金仅能用于合理的个人或家庭消费,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投资等非消费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购房、证券投资、 理财 及其他权益性投资)。对于客户将信用卡资金用于非消费领域的情况,民生银行将根据监管规定采取提前结清、降额、止付等管控措施。
市场人士表示,一些人看中了银行信用卡的“透支”功能,是当前信用卡交易限额受管控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一人多卡多次透支的现象。
监管部门对于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管控不断趋严,在5月28日的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银保监会创新部主任李文红在介绍当前银行业监管重点时就提到,防止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严查挪用消费 贷款 资金,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因为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被监管处罚。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分行因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被挪用于购房 首付 ,违规向借款人发放虚假按揭贷款,调查审查失职、虚增存贷款。被河南银监局罚款90万元。
信贷类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成为厦门各家银行被处罚的焦点,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因个人消费、经营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被厦门银监局罚款35万元,平安银行厦门分行因部分个人非房贷类信贷资金用途把控不力、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被罚款25万元, 中信银行 厦门分行因部分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挪用并流入房地产市场,被罚款25万元,厦门银监局还对这些分行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信用卡资金流入房地产违反哪条规定
信用卡资金流入房地产违反了《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在很多银行都已经限制银行卡中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因为这种方法对于房地产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在这个过程之中,就会导致房地产事业出现很多泡沫。
一、《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
在这轮信用卡调控中,控制资金流向,尤其是切断违规流向房地产的行为,可谓重中之重。
此前,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公告称“对房地产类商户设定限制,当持有该行信用卡在此类商户透支消费时,有可能导致交易失败”。这份公告指出,这是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依据相关规定所做出的举措。
而且央行其实对于这些细节也都是有明确规定的,为了更加有效地防范风险,其实银行现在也明确了禁止了信用卡资金流入房地产。北京银保监局方面表示,要求辖内银行为了有效防控风险,加强对信用卡资金流向房地产进行监测,设置合理的交易限额,但对于正常消费如支付物业费等未进行限制。
二、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在银行办理业务,其实也成为了一个正常的事情,但是大家不能够使用银行贷款去做一些别的事情,而且当时大家在商业银行贷款的时候就已经明确的说明了这笔资金的用途,你不能够欺骗银行,如果银行发现了你是有意欺瞒,那么银行可能就会把你拉黑。
事实上,禁止信用卡套利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并非新规。其实很早之前银行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了,因为那个时候银行就已经吃了这个亏。所以银行是明确禁止信用卡资金流入房地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