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在我国实行了多少年

当前,我国的信用卡业务仍处于规模扩张期,考虑到未来实现损益平衡规模所付出的机会成本,以及市场先机所带来的机会收益及战略主动权,国内主要发卡银行早已步入了竞争激烈的发卡大战。 在这场战役中,推广通路的策略组合及实施,对于形成发卡银行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实现营销目标的意义非常重大。 信用卡推广通路组合战略的选择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目标客群可触达度、通路体系成熟及可依赖度、推广产能规模及稳定性、通路成本及管理特点。 本文就国内发卡银行主要采取的部分推广通路策略与实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分行网络 通过激励分行员工,采取交叉营销,有利于快速形成一批风险系数低的优质规模卡量,这是各发卡银行推广初期所采用的主要策略。 然而,依托分行员工推广信用卡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分行承担着多项业务发展指标,二是由于受制于营销人员的规模容易出现营销人员为了单纯完成指标年末集中突击推广的现象。同时由于分行相对独立的经营地位,总行对推广费用标准的整体控制比较困难。从全行全成本核算的角度看,每张卡实际所付出的推广费用还较高。 因此,仅仅通过分行体系推广是难以实现“稳定持续增长”的信用卡发卡目标。 二、专业直销推广 专业直销推广可以分为行内、委外两种形式。 委外直销策略一般适用于分行网点及员工数量少的发卡银行,以此作为行内专业直销体系尚未建立阶段或地域的补充选择。 与银行直销相比,由于发卡银行无需承担因管理不善、市场变化、政策失当导致人均产能下降所引发的单卡成本上升的风险,而且发卡银行也无需支付人员的社保及福利性费用,因此,从财务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对发卡银行较为有利。然而,需要发卡银行正视的一个现象是:即便在国内外巨额“热钱”活跃于中国资本市场以寻找投资机会的今天,仍鲜有规模性的行业资金或风险基金进入信用卡委外推广行业。同时,业内几家主要委外公司的损益状况也未见乐观,业务发展起伏很大。 因此,我国的信用卡委外推广仍难以称之为一个行业,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成熟。从资本的角度分析,信用卡委外推广的行业价值链、核心竞争力、行业利润及外延想象空间等诸多方面,都有待于发卡银行、行业投资者做出深入的调研、论证和分析。 银行直销是当前各家发卡银行普遍采用的推广策略,它通过建立一整套较为严格、缜密的薪酬考核体系、培训辅导体系和团队管理体系,不断地激发业务人员主观能动性、校准推广方向和规范作业流程,以达成专业、稳定、高效的推广产能目标。 行内直销是当前各发卡银行可以依赖的通路。与委外直销所不同的是,行内直销的投入、人力、管理均由发卡银行承担。 从全成本的角度分析,一般来说,目前银行直销的单卡推广费用水平高于分行及委外推广模式的费用。 银行直销的核心: (1)如何提升团队组织管理及运营的控制能力,如何制定符合直销推广特点的授信/市场/激励等一揽子组合政策,如何根据直销特点全面提高后台处理及服务水平,以支持银行直销单位稳定产能、质量和有效人力,控制并降低单卡推广成本。 (2)丰富直销激励手段,完善直销考核体制,重视直销人员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以解决信用卡直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人员流动性大等突出问题,并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三、“鼠标+水泥”的网上营销 根据cnnic第17次调查显示,2005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超过1.2亿,超过53%的网民尝试或愿意在网上消费,60%以上的网民月收入达到或超过2500元人民币。 信用卡网上营销通路的潜在目标客群规模巨大。 与直销推广营销模式相比,网上营销信用卡具有以下优势: (1)打破营销宣传的时空限制,显著提升发卡银行的营销辐射力和渗透力。 (2)节约并优化营销成本。 首先,通过节约人力工资性及管理性费用的支出优化了营销费用结构,有助于形成差异性的信用卡产品竞争力。 其次,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申请表的浪费,节省了大量的宣传单页印刷和配送费用。 最后,通过引导客户适用“网上对账单”,可缩减账单印制及邮寄成本。 (3)通过网上统一规范服务形象及宣传口径,可以解决长期困扰专业直销推广的不实宣传、虚假承诺等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有助于提升银行品牌。 (4)与线下直销推广相比,网上申请信用卡的客户资料填写规范性最好,最大限度地确保了申请人提供信息的完整性,更有利于后台征信作业的效率和判断。 同时,客户申办信用卡所提供的个人信息资料私密性及被挪用的案件将得到有效地控制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