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诈催收

信用卡催收什么电话?

信用卡诈催收

一般是贷款催收电话。

【拓展资料】

一、遇到催收电话怎么处理?

1.一般催收会使用网络电话和公司座机。正对这样的情况最好办。同时向两个部门举报。

2.若是他们公司座机或私人号,就很难杜绝骚扰电话,需要不断的举报。若是950,95、96开头的号码就好办了。只要打过一次,举报成功,全终端线路全停。号码每次打来都不一样的,打回去也是空号,无法接通的。有一个号码举报一个。因为线路不一,能想到的,做催收的也能想到。有一个号码举报一个号码,不要怕麻烦。

3.做呼叫转移,无条件转移。这个针对没有电话来的。开通无条件转移,只是接不到电话,但是打电话,收发短信上午都不影响。呼叫转移,可以转移到空号的号码 上。给他们一个假象,受不了他骚扰而销户了。其实这是调虎离山之际,他们拿着也没办法。一个月后再开通,就会发现没有骚扰电话了。

二、信用卡催收电话可以不接吗?

1.信用卡催收电话不能不接。很多借过网贷的朋友,有不少逾期后会通过不接电话来强制上岸,但是这种方式用在信用卡上是行不通的。

2.信用卡逾期后,银行打来的催收电话是一定得接的,如果不接电话,银行就认为你的联系方式无法联系上本人,会认为持卡人是恶意逾期,那么这个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3.骚扰家人。虽然信用卡催收只能针对持卡人,是不允许对其家人或者联系人催收的。但是如果持卡人不接催收电话,在联系不上持卡人的情况下,银行会打电话给其家人或者是其它联系人,那么欠信用卡不还就会搞得人尽皆知了。

4.上门催收。一般信用卡逾期超过30天以上才会上门催收的,但要是一开始就不接催收电话,银行为了确认持卡人是否失联,就会安排催收人员上门去了解情况,这就把上门催收的时间给提前了。

5.信用卡诈骗。信用卡一般都是真实资料,构成诈骗有3个条件,即透支本金大于5万、逾期时间超过3个月、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包括电话催收在内),三个条件全部符合,那么就会构成信用卡诈骗,是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6.被法院起诉。持卡人欠款本金不到5万,要是不接催收电话,逾期时间长,欠款金额大,也还是会被银行起诉的。不过,这种起诉是民事诉讼,虽然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但是法院判决后会让你还款,不还款可能会成为老赖,甚至也是会坐牢的。

信用卡诈骗催收认定的依据是什么

其实本来也是在生活当中绝大多数的错误当初一不小心犯下以后,完全就是有可以改正的机会的,就类似于恶意透支信用卡,其实银行不会在当事人第一次不偿还的情形下就直接起诉了的。一般都是在催收没有什么效果的情况下才会起诉的,那么,信用卡诈骗催收认定的依据是什么? 由信用卡诈骗催收认定的依据是什么? (一)认定有效催收,应当对银行是否实施催收、持卡人本人是否获悉催收信息进行审查 在恶意透支型 信用卡诈骗罪 中,银行催收方式多样,一般采用短信、电话催收、向户籍地或者持卡人预留的其他地址发催收信函以及上门催收等。持卡人恶意透支后往往采取各种方式逃避银行催收,拒接银行电话、更换手机号码或者拒收催收信函。司法实践中,对于有效催收的事实如何认定争议较大。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银行催收的形式。催收信函记载了透支信用卡的卡号、 欠款 金额、催收日期等详细信息,可直接证实催收的内容。但银行电话催收记录具有其单方面性,往往无录音或者其他 证据 佐证,难以反映催收内容。 二是持卡人收悉有关银行催收的信息。银行提供催收信函,证明根据持卡人所留的地址,实施过催收行为J.实践中存在持卡人长期在外地工作,同住人签收信件后未转交给持卡人等情况。因此,仅凭银行提供的催收信函存根及挂号信记录仍无法证实持卡人确已收悉的,不能确以该催收的法律效力。银行必须提供证明持卡人收悉银行催收信函的信息,否则不能认定催收的有效性。 我们认为,银行信函催收还是电话催收,都是催收方式之一,无论哪种方式,均需要其他证据的印证,即查证属实的,方能认定为有效催收。 (二)恶意透支行为发生在 缓刑考验期 前,但银行催收的截止期发生在缓刑考验期内的,其所犯罪行系新罪,应当撤销 缓刑 ,予以并罚 一种观点认为,房某的恶意透支行为均发生在前次判刑之前,属于漏罪,不应撤销缓刑, 数罪并罚 。具体理由如下: 1、“经两次催收超过三个月不还”的规定可以理解为对被告人非法占有主观故意的推定要件,在确定被告人有非法占有故意的情况下,被告人实际犯罪的时间仍是其恶意透支的时间,此时犯罪已经处于既遂状态。如果将“经银行两次催收超过三个月不还”机械理解为确认犯罪时间节点的要件,则会使犯罪时间因银行的催收行为处于不确定状态,不利于对犯罪的认定和追究。 2、房某实际持卡透支消费及取现的时间均在2011年3月之前,此时,房某实施恶意透支的行为已经完成,非法占有银行资产的行为处于既遂状态,因此,房某实施犯罪的时间节点应当确定在2011年3月前,即前次判刑之前,不属于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情形,应当认定为漏罪予以处罚。 3、 “经银行两次催收超过三个月不还”的法律规定,实际上是为了避免实际生活中对恶意透支信用卡的打击面过大而增加的限制要件,不能因为存在该限制要件,而在银行怠于催收的情况下造成犯罪时间延后,最终形成对被告人不利的后果。特别在.涉及撤销缓刑等情节时,若因银行方面的原因将犯罪时间延至缓刑考验期内,造成被告人犯新罪并撤销缓刑、数罪并罚的后果,有失公允。 此可见,信用卡诈骗催收认定主要是根据银行对信用卡持有者的一些催收的信息进行认定的,比如说银行会给当事人发短信,打电话,甚至是直接发催收函的,但是这些催收都必须要有确切的证据,因此银行在催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留,实际上笃定当事人就是诈骗的这种心态,也是持卡人无视银行催收的这种态度。

信用卡上门催收怎么处理?

信用卡逾期之后,银行进行上门走访,是合规合法的行为。负债人需要重视,尽量配合银行工作,但也不必太过紧张,更不要选择逃避或是不理会。

银行外访的流程都有详细的规定,如果超出这一规定范畴则属于违规行为。了解银行的上方流程,对负债人处理自身债务也有所帮助。

1、出发:催收人员不会单独上门,每次上门一般是两名外访员参与,携带负债人的信用卡债务取案材料、介绍信、录音笔和相机等设备。

2、通报:银行会打电话给持卡人说明上门时间,负责人会对到达的时间进行记录并且随时通知清楚外访人员的确切地点和上门时间。

3、拍照录音:外访员对目标地址周围环境进行拍照记录,且全程进行录音。

4、访问:在访问过程中如果找到持卡人本人,外访员会立即表明身份并表明来意,核对客户的手机、住宅电话及联系地址等信息,请客户签收催款通知书或律师函等。如果负债人不在,亲戚或者家属在场,外访员会详细询问关系人和负债人的关系侧面了解负债人的经济情况和现在状况,请关系人转达还款信息并视情况请关系人代偿,最后请关系人代签催款通知书或律师函等。

如果无人在家,外访员会先拨打持卡人住宅电话,注意听门内是否有电话铃声,再拨打负债人的手机核对住宅地址。同时有经验的外访员会在负债人居住地周边进行走访调查,找持卡人的邻居、物业,居委会,村委会、片警、保安等收集持卡人的相关信息。如果持卡人有固定的私人信箱,外访员会将法律告知书装入信封,注明“非本人请勿拆阅”后投入借款人信箱。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