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诈骗案例2017《信用卡诈骗案例评析》

信用卡恶意透支案例

信用卡诈骗案例2017《信用卡诈骗案例评析》

湖北省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刑 事 裁 定 书

(2017)鄂07刑终60号

原公诉机关鄂州市鄂城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李友良,男,1968年7月2日出生于湖北省鄂州市,汉族,初中文化,私营公司法定代表人,住鄂州市鄂城区。因涉嫌犯信用卡诈骗罪于2017年1月6日被武汉铁路公安处抓获羁押,2017年1月9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月18日被逮捕,现羁押于鄂州市第一看守所。辩护人彭旺明,湖北道博律师事务所律师。

鄂州市鄂城区人民法院审理鄂州市鄂城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李友良犯信用卡诈骗罪一案,于二O一七年四月十九日作出(2017)鄂0704刑初113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李友良不服,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经过阅卷,讯问上诉人李友良,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审判决认定,2013年1月,被告人李友良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鄂州分行办理卡号为52×××06、信用额度为人民币3万元的牡丹贷记卡一张。2014年4月,李友良申请将上述信用卡额度上调至人民币30万元。至2016年6月25日止,李友良经多次刷卡消费、还款,后经银行催收人员通过电话、短信、上门催收等方式多次向李友良进行催款,同年7月,李友良采取改变联系方式、外出逃匿的方式逃避银行催收,截止到2016年11月4日公安机关立案之日,仍欠本金人民币12.2036万元尚未归还。2017年1月6日,被告人李友良在汉口火车站被公安机关抓获。同年1月19日,李友良的家属代为偿还上述全部逾期本息。原判认定的事实,有户籍信息、到案经过、羁押证明、报案材料、涉案信用卡流水明细、涉案信用卡催收通知书、上门催收照片记录、短信催收记录、信用卡申办及额度调整材料等书证;证人贾某的证言等证据证实。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李友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恶意透支,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李友良归案后如实供述其罪行,依法从轻处罚;当庭自愿认罪,退还逾期本息,均可酌情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以被告人李友良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五万元。原审被告人李友良上诉辩称,我的信用卡是可以分期还款的,由于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信用卡借款,但一直在努力还款,没有非法占有故意不是恶意透支,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辩护人彭旺明辩护提出,李友良在信用卡限定额度内透支,用于了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用于挥霍或者其他非法活动,不是恶意透支;因其经营的企业出现特殊困难,造成信用卡透支额未归还,企业有资产不可能逃避欠款,没有非法占有故意。其行为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经审理查明,原审判决查明上诉人李友良持工行银行信用卡超过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多次催收,至案发前尚欠人民币12.2036万元未归还的事实清楚。有发卡银行的恶意透支金额情况说明、查询信用卡交易明细、查询牡丹卡账户信息、信用卡透支催收通知书及挂号信函收据、上门张贴催收通知单的照片记录、短信催收记录、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信用额度调整申请书及审核材料,在逃人员登记信息表、李友良户籍信息、归案情况说明、羁押证明报案材料等书证;证人贾某(工商银行卡部工作人员)的证言;李友良的供述等证据证实。证据均经一审庭审宣读、出示并质证,二审核实,其来源合法、有效,所证内容客观、真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李友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持信用卡恶意透支,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的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李友良及其辩护人上诉辩护关于其行为不是恶意透支,没有非法占有为目故意等辩护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李友良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一审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依法从轻处罚。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审判程序合法、量刑适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审判长: 邓剑波

审判员: 徐钰城

审判员: 明延发

二O一七年七月十二日

书记员: 梁 丹

请问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一张5万以上,还是多个银行多张信用卡的累计5万以上会判刑?

会判刑。

2018年12月1日“两高”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有了新解释,将原有的1万元最低量刑标准改为5万元,这意味着当信用卡恶意透支不足5万元时不构成信用卡诈骗,换句通俗的话说,只要信用卡透支不足5万元将免于刑事处罚。

但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点是信用卡恶意透支不足5万元是指单张信用卡还是多张信用卡总和,小编也查询了“两高”新规解释,但没有找到答案,不过前几天看到一个案例,大致如下:

王某2014年办理某银行信用卡,之前一直都是正常还款,可是自2017年以来,多次未还款,甚至还更换了住址和电话号码,于是银行起诉至当地法院,经过一审后,认定王某涉嫌信用卡诈骗,判刑1年6个月,王某不服上诉,二院开庭审理后。

认为王某并没有构成信用卡诈骗,二院给出的解释是王某恶意透支额不足5万元,驳回一审判决,无罪释放,而二院审判时间正好是”新规”后。比如欠款正好5万元,只要还1块钱就够了,这就没达到量刑标准,殊不知,“两高”之所以没解释单卡还是多卡恶意透支不满5万元标准。

很大可能是给自己留有空间,通俗的讲就是具体案件具体对待,对那些有着明显恶意套用信用卡的不法分子,这个解释估计就不管用了。而大部分用户并不存在恶意拖欠,只是欠款过多后无力偿还,对新规出来后,也给了这部分人一个还款的机会,不会轻易判刑。

10w额度信用卡秒批?揭秘“高额”信用卡背后的骗局

有的人因为双十一的账单分手了,有的人说要吃土到明年了,也有的人说买完这一票就剁手。

场面甚是惨烈…不过马云粑粑似乎不会理会大家的死活,爱你的方式就是骗你花钱。当 花呗 额度耗尽,还有 信用卡 ,信用卡阵亡,还有裸贷现金贷。

双12了,我赶紧把自己的信用卡“藏”了起来了,刚发的工资全部用来还双11的账单。我感觉信用卡就是小婊砸,总是让人欲罢不能,一边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一边改变我们的消费习惯。

信用卡和人们的生活变得密不可分的同时,信用卡诈骗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快速办卡、高额度办卡,信用卡诈骗的形式花样百出,让受害者防不胜防。

今天我们在梳理信用卡诈骗案例的同时,专门结合这类骗局的特点和操作方式,为大家进行透彻的分析。

巧立名目,步步陷阱

申请信用卡一定要到正规,且唯一的渠道-银行营业网点。

2016 年初,福建的肖某接到一个来自上海的陌生电话,对方称可以在网上免费办理大额信用卡。随后肖某就收到了一条来自 95588 的短信,短信中附有一个办卡网址。肖某好奇地点击进入网页,并按要求填写了申请办理信用卡的资料。提交后,按照对方的提示输入了自己网上银行的支付密码。注册之后肖某发现自己 银行卡 上的 4 万元现金瞬间消失了。

2016 年 4 月,浙江的陈某因为做生意资金一时周转不灵,他在网上找到一则办理大额信用卡的信息,按照对方的要求,陈某下载了信用卡申请软件,并填写了申请信息,提交了身份证等信息。5日之后对方以陈某不符合办卡条件为由拒绝了他的办卡申请,陈某以为事情已到此结束。但没想到,三个月后收到银行的 催收 欠款单,说他已经透支3万元,并逾期。陈某莫名其妙,经过查询才发现,是三个月前的代办机构,利用陈某提交的身份证的信息,办理的信用卡,并恶意透支。

2017 年 3 月,苏某在上网时偶然看到一则可以申请快速办理大额信用卡的广告,出于好奇,苏某在该网页填写了申请资料,并提供了办卡的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和收卡地址等信息。短短一个月内,办卡机构以 手续费 、担保费等各种名目,从苏某那得到多笔汇款。等到苏某意识到自己被骗时,他已经累计汇出去 2万元,心急的他立刻向当地警方报案。

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以上的诈骗手段中对于诈骗者来说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和利用各种名目骗取钱财。而受害者如果知道了这些套路,必然是能分分钟识破。

如何骗到消费者的钱?

除了骗取办理费、手续费、利息费,一些骗子还会打着激活卡片、验证还款能力、提供保证金等幌子要求消费者汇钱。为了打消消费者的疑心,骗子一般都会跟消费者解释说,汇出的钱还在消费者自己的卡上,待信用卡办理完毕后,消费者就可以将这笔钱取出。

但事实上,骗子在给消费者办卡的过程中早已掌握了对方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号,钱一汇出,立马就会被他们取走。

消费者只是破财吗?

更可怕的是,骗子代办机构代办信用卡的目的并非仅仅骗取手续费,而是骗取你的身份证复印件、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手卖给他人。不法分子利用你的信息办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给你带来了无穷后患。

已经有正规办卡机构了,这些所谓的代办者为什么会有市场呢?

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对办卡人的还款能力很重视。个人想申请额度大的信用卡,要提交有说服力的收入证明,很多想办理大额信用卡但收入有限的人容易被高门槛绊住。于是,社会上便出现了很多信用卡代办中介,他们声称和银行人员有合作,能走“绿色通道”办信用卡。

真的存在“绿色通道”吗?

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对任何公司和个人开办“绿色通道”,客户办理信用卡唯一途径是本人持证件、证明到柜台办理。而且除了极个别特殊材质的信用卡,信用卡办卡是不收费的。

如果你留意过,就会发现,不论代办公司通过何种方式散发广告,其内容几 乎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收费标准,办理费从几百元至几千元,手续费收取的比例 在 2% ~ 10%。甚至有些代办中介开的是空壳公司,以此制造假的高工资证明,来通过审核。

正规的信用卡是如何发放的呢?

理论上来讲,在我国只要年满 18 周岁,有稳定的还款能力,就可以办理不同额度的信用卡。银行办理流程分申请、审批、评估等环节,会要求申请人提供身份证、工资证明或收入证明、单位和本人联系方式、完税证明、其他银行信用卡信息等资料。然后, 由内部审核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银行对申请人的信用等级和还款能力进行综合评分,最后决定是否批卡及卡的额度。

以下列出常见的几种信用卡诈骗手段,帮助大家快速识别:

利用假冒的“955××”号码发送钓鱼短信,实施诈骗;

以银行内部渠道为由, 取得对方信任,并以收取代办费、验资费、开卡费等为由,让受害人主动向指定的银行卡汇款。

如何防止信用卡诈骗:

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密码,密码设置的不要过于简单,如:身份证号,手机号,生日等;

不要轻易和不熟悉的APP关联自己的信用卡;

在商铺消费后,确认消费金额后再签字;

如果遇到吞卡等情况,不要拨打ATM上张贴的电话,一定要联系银行的400电话;

卡片丢失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客服,先口头挂失。

关于信用卡的诈骗案列先分享到这里,我在此提醒大家,如果被人索要身份信息一定要保持警惕,了解清楚信息的用途。对于索要手续费、激活卡费等费用的骗子,可以先以附近没有银行、没有网银不方便转账等理由拖延时间,然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大家要经常检查信用卡和其他财务情况。注意密码安全,最好时常更换。

最后,如果大家有被信用卡“坑”过的经历,我会将大家被骗的经历整理出来,请我们专业的金融老师,为大家分析骗局,帮助大家守护好钱袋子。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