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机可以下料吗(银行卡被刷34万 法院认定银行应负全责)

pos机可以下料吗(银行卡被刷34万 法院认定银行应负全责)

银行卡被刷34万 法院认定银行应负全责

(文章原标题: 银行卡被刷34万 银行错失三次止损良机赔偿本息34.8万余元)

武汉市民潘先生凌晨在家中睡觉,突然接到短信提醒,他的银行卡被人在澳门盗刷了34.6万余元。潘先生当即报警,并与民警在当天上午赶到银行。但此后,该款仍被犯罪分子在澳门提走。潘先生遂提起诉讼状告该银行。昨日,硚口区法院认定银行应负全责,一审判决银行向潘先生赔偿本金及利息34.8万余元。据介绍,银行卡被盗刷判银行全赔案例实属罕见。中金网5月10日

银行卡被在澳门盗刷34.6万元

2015年12月23日凌晨46分,家住硚口区的潘先生在睡梦中被手机短信声吵醒。他拿起手机一看吓了一大跳,其活期储蓄卡消费支出了34.6万余元,卡内余额仅523.24元。他当即打电话向银行客服反映,对方回复此笔巨额消费是在澳门发生的。凌晨50分,他向110报警。凌晨2时52分,他到派出所报案。

当天上午9时许,潘先生随民警到发卡银行要求将涉案账户采取保护措施。但此后,该笔34.6万余元资金仍被人盗取。

储户起诉银行要求全赔

被盗刷事件发生后,潘先生多次与银行沟通未果。后潘先生将银行起诉至硚口区法院,认为银行未尽安全保障义务,要求全额赔偿损失。

今年2月15日,此案公开开庭。银行方的代理人辩称,潘先生存在银行卡使用不当及密码泄露等过错。另外,34.6万余元被盗刷消费后,潘先生未申请挂失。银行没有责任,请求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法院认定银行错失三次止损良机,赔偿本息34.8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银行应尽安全保障义务,确保客户的资金安全,该义务为积极的作为义务,而非消极的不作为。根据庭审查明,潘先生的银行卡内资金系在澳门被他人非法支付,从交易发生到卡内资金流转至交易相对方,存在24至48小时的时间区间,在该时间差内紧急止付,该笔资金是不会到达交易方账户的。

法院同时认为,被告银行错失了三次止损的最佳时机,导致潘先生的损失发生。首先,在发现卡内资金异动时,潘先生在第一时间向被告客服中心反映,要求采取措施防止资金损失,但被告客服中心仅作登记处理,未对卡内资金紧急止付;其次,公安机关以盗窃案受理立案后,于事发当日上午9时许前往被告处调查了解情况,银行仍未充分认识卡内资金的安全风险并主动止付;其三,涉案资金系在澳门盗刷,根据发卡银行的资金管理流程,该笔交易需经发卡行清算后,卡内资金方能到达交易对方的账户,但银行在客服中心已将相关情况登记并转交后台进行紧急处理的情形下,依然对资金进行了清算处理,导致卡内资金转出。在长达24至48小时的时间区间内,被告在前述三个环节有充足时间和便利条件即时止损,但放任损害后果的发生,构成明显违约,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另外,法院认为,本案中并无证据显示潘先生持有的涉案银行卡密码及卡内信息系其本人泄露。潘先生不可能在2小时内从千公里外的澳门刷卡消费后再返回武汉持卡报案。因此,可以确定澳门的刷卡人不是潘本人,应认定潘的银行卡被他人复制并制作伪卡刷卡消费,说明银行提供的介质存在安全隐患,其被复制的伪卡不能被有效识别,致潘损失,构成违约,遂作出上述判决。

银行卡盗刷黑幕解读

一、银行卡通过哪些途径被盗刷?

一般通过两种途径盗刷:一种是通过复制银行卡和窃取密码在ATM机上取款。另一种是购买银行卡信息后,通过技术手段转账或绑定第三方支付平台以购物形式套现、洗白。

二、银行卡是如何复制的?

复制银行卡一般通过两种渠道进行。一种是通过银行卡来复制伪卡。一般会将读卡芯片安装在ATM机插卡口上,在你插卡操作的同时完成信息读取,或者应聘为餐厅、商店的收银员,趁你不备将银行卡先在读卡设备上刷一下,再到正规POS机上刷。

由于这种复制方法无法复制密码,因此,必须通过安装针孔摄像头或者偷窥的方式窃取密码,才能最终实现通过伪卡取款。读卡设备在黑市上只需几千元左右就能购买,还附带教学视频,包教包会,童叟无欺。

另一种是通过银行卡信息来复制伪卡。即通过在网上购买银行卡的账号、密码、持卡人姓名和绑定手机号(如果是信用卡,则要包括卡背后三位识别码,下同),来复制伪卡,就如视频中老张的朋友那样操作。那么骗子是如何得到这些包括密码在内的银行卡信息的呢?那就必须了解盗刷银行卡整条产业链。

三、盗刷银行卡产业链是什么样的?

盗刷银行卡并非是几个犯罪分子能完成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条庞大的黑色产业链,分工也越来越专业化。大体上分为下料和洗料两个大环节,细分下来又有挂马、洗拦截料、车手等工种。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诈骗界的这些“黑话”做个简单的知识普及。(郑重声明:“黑话”名词解释仅用于解读盗刷银行卡黑幕,请勿非法使用)

料:主要指银行卡账号、密码,持卡人信息及绑定手机号四大类信息(又称CVV四大件)。其中:内料指国内卡,外料指境外卡,轨道料是指通过改装POS机得到的银行卡信息,较为精准。

下料:即非法搜集CVV四大件信息。

洗料:即将诈骗资金转账、套现、洗白。

洗拦截料:通过植入木马病毒拦截用户手机验证码完成套现,是洗料的一种方法。

挂马:制作、出租木马病毒。

车手:通过到ATM机取诈骗所得赃款进而获得提成的人,因通常骑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作案,故称车手。

明白了这些“黑话”后,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银行卡号、持卡人姓名、手机号,包括我们认为非常隐秘的密码,都成为黑市上可以随意买卖的“料”,而且非常廉价,视卡内余额售价几元到几千元不等。那么,这些“料”是如何被下的呢?是不是每个人的银行卡信息都会被复制?这需要我们来了解骗子搜集银行卡信息的方式。

四、骗子是如何搜集银行卡信息的?

最原始的手法是通过读卡设备复制银行卡信息,但这种复制只能针对磁条银行卡(目前的芯片卡技术还未被破解),而且只能复制磁条信息,对密码、手机号等还不能同时窃取,限制条件多,取款风险大,基本已经被淘汰。

目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主流方法实现一站式窃取:

1.钓鱼网站。一般是通过伪基站发送带有网址链接的短信,大多是冒充运营商、各大银行等号码,以“积分兑换”“银行卡激活”等理由让你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一旦点击就会进入一个和正规网站外观几乎完全一样的钓鱼网站,并诱导你在上面填写银行卡账号、密码、持卡人姓名、手机号、识别码等信息,你填写完的这些信息全部被洗料人窃取。

微信公众号:cngold-com-cn (长按复制),或搜【中金网】,获得更多免费信息实时推送!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