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监管的房子会烂尾吗《资金监管期间房产被冻结怎么办》
预售资金监管升级,这种方式可以遏制“烂尾楼”吗?

随着烂尾楼的出现,让很多的人不敢再买预售房了,因为一旦发生了烂尾楼的情况,那么他们将会永远住不进自己的房子,但是贷款还要继续,还让人很是不解。而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国家也是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并且也增加了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监管力度,教会对这些资金做一个详细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并且不得随意的支取和使用。那么商品房的预售资金监管升级,这种方式能不能遏制烂尾楼呢?我们就来好好的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我个人认为是完全可以遏制烂尾楼的,因为当所有的部门都集中的把目标放在项目的建设上,那么这个项目怎么也会完工,就绝对不会出现烂尾楼的情况。因为这一次的升级将会很明细的去管理这些资金,并且再也不可以随意的支取和使用,像这样的一个情况就保障了项目建设的一个进度,那么又怎么会再次出现烂尾楼呢。其实之前之所以会出现大片的烂尾楼,是因为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导致的,这一次着重的升级,对于预售房的资金监管是非常有意义的,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个重要的细节。
其实当下要解决的就是将那些已经烂尾了的房子给他重新建设完毕才是应该做的,让那些集体断供的人重新有希望的还上贷款,给他们生活带来一定动力,只要有了动力,他们就会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就上去了吗?但是总的来说,目前这个情况,想要将全国各地的烂尾楼都全部解决它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经济确实不太景气,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做一个这么庞大的工作了。而就算有这个想法,想要在短短几年内把烂尾楼给建起来,那也是很困难的。
资金监管的楼盘会不会烂尾
资金监管的楼盘也有可能出现烂尾的风险。在预售资金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则会使该制度对买房人的保护作用大为降低。因此不少地区加强资金监管,完善资金监管政策。
资金预售监管是指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银行对商品房预售资金实施第三方监管,房产开发企业须将预售资金存入银行专用监管账户,只能用作本项目建设,不得随意支取、使用。
预售资金监管成为焦点,显示政府部门对开发商监管力度越来越严厉。此监管措施旨在防止资金被挪作他用从而造成烂尾楼。而一旦预售款不得他用,一些开发商可能会因为资金链紧张而快速推盘或促销,尽快回笼资金。房价有望再降,这对购房者而言,自然是利好消息。
一个楼盘在相同期间只能开一个监管户。若一个楼盘存在多期预售,则能开设多个监管户,但必须小于等于预售期数。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商品房预售许可前,应当按单个预售许可申请项目(以下简称监管项目)开立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账户。同一商品房项目分多次申请预售许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分别设立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账户。
有监管账户为什么会烂尾
预售资金监管项目仍有可能导致烂尾,但几率要小得多。
预售资金监管是指将预售资金全部直接存入专门监管账户进行监管,开发企业不得直接收取或另立账户收取购房人的房款。开发企业要申请使用商品房预售资金,需要提交申请,商品房预售资金根据商品房开发项目建设进度拨付。但是,很多开发商都有几个项目。即使有监管,也可能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但监管能有效降低整体损失。
买期房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开发商的实力;
2.注意不动产权证书的约定办理时间;
3.警惕面积缩水的风险;
4.警惕房屋质量问题;
5.虚假广告的风险。
多地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化解房产烂尾风险
12月7日到8日短短两天,唐山、成都、佛山三城先后加强了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对预收款将实行专户存储、全程监管,优先保障项目竣工,避免开发商拿到回款后跑路现象的发生。
实际上,2020年以来,已有26个省市出台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的相关政策或实施细则,这是一个什么信号,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多地加强预售资金监管
12月8日,四川省成都市印发《成都市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办法的通知》显示,预售款监管额度与开发企业信用等级挂钩并根据信用等级动态调整监管额度,对于预收款将实行专户存储、全程监管,如果开发商违反相关规定,在其整改期间将暂停预售商品房网签备案系统使用权限。
同日,佛山市住建局也印发了《佛山市商品房预售款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房企在申请商品房预售许可前开设商品房预售款专用账户,存入监管账户的商品房预售款优先保障项目竣工。
据统计,2020年以来,已有26个省市出台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的相关政策或实施细则,确保专款专用,保障项目按时按质完成,既维护了购房者的权益,也为开发商健康发展提出了约束。
政策主要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要求开发商开设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专用账户;
要求开发商与监管机构、监管银行签订预售资金监管协议;
对信用资质不同的开发商实行差别化资金监管额度;
在预售资金使用上,按照工程进度支取相应比例的资金。
可以看到,政策的核心关键点在于关于开发商支取预售资金上,这方面,各个城市的政策虽然总体一致,但也有一些差异。
总体来看,银川、福州的监管力度较大,以主体结构封顶为节点看,预售资金留存比例要求分别为30%和40%;桂林、长沙的监管力度相对较低,以结构封顶为节点看,预售资金留存比例要求分别为10%和8%;以竣工验收为节点看,汕头、桂林的资金留存比例要求较低,均为5%,福州资金留存比例要求最高,为15%。
有效化解烂尾楼风险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 房地产 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78609亿元。其中,国内贷款25229亿元,自筹资金58158亿元,定金及预收款61359亿元。定金及预收款占全部到位资金的34.35%以上,且比自筹资金还要多。
预收收入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商品房预售制度减轻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更多的资金得以进入房地产市场,对开发商起到了变相加杠杆的作用。
当市场处于上行区间,预售制度让购房者与开发商能够双赢,皆大欢喜,但近期随着一些城市的市场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房地产预售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从理论上来说,购房者的预付款已经能够满足项目完工,但由于对于资金专项管控的缺位,导致出现很多房企资金流向不明,挪用资金扩充项目数量或其他运用,一旦资金运用环节出现问题便导致项目资金链的中断,形成烂尾。
对于购房者而言,面对一个尚在施工中,甚至只有图纸、沙盘的项目,自身需要承担为期至少一两年的不确定性风险。即便能顺利完工交付,容积率、公摊面积、施工质量、物业服务、周边配套等方面的风险,也是预售房后期维权的“重灾区”。
除了烂尾的风险,房企较少的自有资金撬动项目开发建设,容易催生房地产市场泡沫,带来 房价 的异常波动。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小嫱指出,细化重点监管资金提取节点及比例有利于遏制烂尾楼的产生,由于国内的 新房 采用预售制度,部分城市频频出现烂尾楼现象,烂尾楼不仅影响城市市容,更侵犯了购房者的权益。在三道红线压顶下,行业资金压力更甚,建立此种商品房资金监管的细化制度尤其重要。
预售制度退出舞台的信号?
业内人士分析称,对于购房者来说,预售资金监管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烂尾楼是期房制度自开始就相伴相生的现象,但期房制度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房企开发过程中的惯性制度,现阶段期房制度如果直接喊停,对房企来说是“伤筋动骨”的。短期内可能导致中小房企难以维系经营,长期来看会造成房地产开发市场慢慢萎缩甚至更大的风险。因此,期房制度改革只能循序渐进,从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监管入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以昆明为例,1年内出现1次拖欠工程款的,列为三级监管项目,监管资金额度上调为项目预售总额的40%;出现1次延期交房或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因房屋质量问题引发批量性群众投诉的,列为二级监管项目,监管资金额度上调为项目预售总额的50%;停工1年以上出现烂尾的,列为一级监管项目,监管资金比例上调为项目预售总额的100%。
这一举措将对房企的现金流进行有效控制,一旦 楼盘 未按规定将预售资金退还购房人、延期交房、拖欠工资、交房维权、变相逃脱预售资金监管的,都将受到惩罚。
也有业内人士称,预售资金监管是期房逐渐消亡的信号,随着房地产进入“房住不炒”的新时期,房地产避免过度金融化,回归产品本身,现房限售是新趋势。
例如,今年上半年海南省发布《通知》指出,海南省要改革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海南成为个正式取消商品住房预售制度的省份。但其他省份能否跟上,现房销售能否普及,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武汉新房预售资金监管有新办法,烂尾楼将从此绝迹?
我个人认为烂尾楼并不会因此绝迹,只是会因此减少而已。因为只要房地产商想烂尾,都是有办法的,只不过比起之前来说更加麻烦了而已。
怎么说呢,不可能说实施一个新办法就可以将烂尾楼彻底绝迹了,没那么好的事,烂尾楼之所以出现,并不是简单的谁管钱的问题。当然,这里面的确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个,武汉这个新房预售资金监管新办法也的确是可以在这方面尽量避免烂尾楼的发生,但并不是说杜绝烂尾楼。因为说不定还有开发商本身使用工程的问题,比如说开发商中期突然又投资了其它的土地建造小区,如果别的在建工程出现了问题,是很容易就导致连锁影响的。因为房地产商本身就只有那点钱,大部分钱都是依靠从银行借的,一个工地不出事还好,一个工地出事了,个个都要接连出事的。当然,这个仅限那些在三条红线徘徊的房地产商。
有一说一,就别想着不会有烂尾楼这回事了,不可能的。而且我可以很负责的跟你说,武汉实现了这个预售房资金监管新办法之后,预售房的房价肯定会出现上浮。因为预售房的商业逻辑是:找银行借钱——买地建房——卖房——拿钱还银行——继续找银行贷款。这样循环下去的,武汉这个预售房新办法执行之后,卖房这里就有问题了,房地产商没有交房,就拿不到钱。这样房地产商就没办法继续下一步了,整个链条都短了。当然,这种方式肯定可以继续走下去的,但是卖房和拿钱还银行之间的时间差就更大了,所以房子价格肯定会上涨的。
总的来说,烂尾楼不可能因此绝迹的,最多就是烂尾楼楼盘数量因此大幅度减少,因为现在购房者的钱不是直接打到房地产商那里了。
防范“烂尾楼”风险!多地出台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具体啥规定?
具体的规定是关于如何严格监管这些预售资金的使用问题。
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理解:虽然购房者已经支付了自己的购房款,但因为购房款本身在银行的监管资金账户,对于开发商来说,如果开发商没有达到相应的施工进度,开发商其实没有权利去取出相应的购房款。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包括房建局和银行在内的多家机构提前把监管账户的资金打给开发商的话,这个行为只会导致开发商提前挪用相关资金。因为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杠杆本身就非常大,所以这个行为会导致很多楼房成为烂尾楼,这也是为什么业主会对此如此愤怒的主要原因。
全国多个城市出台了商品房的预售资金监管的新规。
为了进一步保证各个地区的楼盘正常建设,同时为了有效降低烂尾楼的比例,全国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商品房的预售资金监管的新规。在此新规之下,每个楼盘的监管账户的资金将会划分出相应的责任方,当一个部门对相关资金进行审批的时候,这个部门就需要对这笔资金负责。
具体的规定是关于监管预售资金的使用问题。
在所有的规定当中,规定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有效监管这些预售资金的使用问题。在此之前,房管局可能会提前批复银行把监管账户的预售资金转给开发商,这个行为虽然可以缓解开发商短时间的资金压力,但却会把制定压力转移到今后,同时也会导致大量的烂尾楼出现。如果能够有效监管预售资金的话,烂尾楼的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少。
最后,我觉得很多烂尾楼的责任方确实需要明确划分出来,对于那些监管账户资金已经被动用的楼盘来说,这些楼盘需要进一步追究出相应的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