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厨师炒菜都用的什么调料?

饭店厨师炒菜的时候一般会使用以下调料:
1、【花椒】
花椒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调味料之一,带有独特的麻香味,味道强烈,荤素均可,水煮油浸均可提炼出香味,因没有其他令人不适的味道,能去腥除膻,用量不是太讲究,可多可少,但在卤水中用料过多会引起食材发黑。
2、【八角】
俗称大料,也叫大茴香,味道甘甜,回味比较强,是五香粉中的主料,一般用于荤菜的加工,是家庭烹饪中经常用到的香料,用量1斤肉2粒八角即可。可增香、除腥膻、增加回味。
3、【香叶】
香叶起到增加香味的作用,味道清香,适合用于荤菜加工,尤其是和炖煮肉类时使用,用量1斤肉3片左右,可增香祛异。
4、【桂皮】
味道芳香、略有樟脑气,甜味微辛,桂皮一般用作烹饪时出前香,多配合八角一起使用,用作卤水、荤菜加工,用量1斤肉3克左右,主要用于腥味比较大的食材,可除腥增香。
5、【丁香】
香味极其浓烈,具有穿透性,卤肉店经常用到,用在炖煮带骨的食材最为合适,用量要极为微小,避免抢味,放多了丁香的菜品味道令人不适,是无法食用的,用于增加独特的回香。
6、【小茴香】
香味独特,辛香浓烈,常用在牛羊肉的烹饪,可烤、炸、煎、煮,无其他异味,用量可多可少,用于去除膻味,增加香味。
7、【白胡椒】
白胡椒味道辛香,温热,有独特的香味,荤素即可使用,用量每斤食材1-3克左右,用于增加香味、辣味、祛除异味。
8、【黑胡椒】
黑胡椒味道辛辣,香味浓烈,多用于肉类加工,用料可多可少,用于去腥提香效,增加辣味。
9、【白芷】
白芷味道芳香略带苦味,常用在羊肉、牛肉、鱼肉的烹饪加工中,用料1斤肉3克白芷,用于去腥除膻味,除去异味,对卤水还有一定的保鲜作用。
10、【肉桂】
肉桂和桂皮是两种调味料,肉桂取肉桂树的皮制成,形状卷曲,而桂皮一般取川桂、阴香、天竺桂的树皮制成,肉桂的香气不太浓烈,有比较厚的回味,味道甜略带苦味。多用于肉类、饮品烹饪中,作用是去腥、解腻、提香。
11、【草果】
味辛香,可用于肉类、鱼类的菜品加工,加入草果的牛羊肉会更加的清香,风味独特,用料1斤肉2克草果,用于肉类的除腥膻味,增加风味。
12、【良姜】
良姜也叫干南姜,有浓郁的芳香,略带辣感,有少许桂皮香味,多用于卤制肉类中,对一些腥味比较大的蹄、头、内脏等食材有很好的祛异功能,用料1斤肉类约2克。
13、【紫苏】
蒸大闸蟹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紫苏,这是一种对腥味有独特作用的香料,放在蟹类、鱼类、虾类中会中和腥味并产生清香的味道。
14、【当归】
“药膳”中经常用到的香料,有独特的中药香味,略带苦味,能很好的遮盖肉类的异味,回味比较强,多用于禽类、肉类的煲汤烹饪中,用料不能多,否则药味太浓,一般1斤肉1克左右即可。
15、【草寇】
草寇的味道比较微弱一些,略微有些腥味,主要用于肉类的烹煮卤制中,一般和良姜、白芷等搭配使用,主要用于去除腥味,增加复合的香味。
16、【甘草】
甘草顾名思义就是很甜的草,在卤水中使用可以让食材有回甜的滋味,可以当成糖类来使用,具有调节中和其他味道的作用。
17、【黄栀子】
黄栀子本身没有什么太多特殊的味道,主要是用于给食物上色,可以让食材呈现出诱人食欲的金黄色,和糖色搭配起来一起用效果更佳,用量适可而止,多了会发苦。
18、【陈皮】
陈皮就是晒干了的橘子皮或者橙子皮,略带苦味,有水果的清香,烹饪肉类、鱼类的时候加入可以减少肉腥味和油腻的感觉,增加香醇的滋味。还可以用作汤品、甜品、酱料中,也可以调和各种调味料的不同的味道,用量一般是烹饪中所有香料用量的总和。
饭店炒菜一般有什么调料
有蚝油、辣酱、鲍鱼汁、花椒、辣椒、姜、葱、蒜蓉酱、老抽、生抽、番茄沙司、海鲜酱、柱候酱、排骨酱、沙拉酱、甜辣酱、XO酱、妙夫酱、蛋黄酱、炼乳、吉士粉、乙基麦芽酚、味精、虾籽、鱼露、老陈醋、老干妈辣酱等。
老抽:老抽是在生抽的基础上加入焦糖,经特殊工艺制成的浓色酱油。烹调时添加老抽一般都能起上色提鲜的作用,尤其是做红烧菜肴或者是焖煮、卤味时。做菜时,要让菜肴起到很好的上色作用,就需早点把老抽加进去,但是不能过于太早,否则会降低老抽的营养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老抽不适宜用于点蘸、凉拌类菜肴。
扩展资料:
调料是人们用来调制作食品等的辅助用品。它包括各种酱油、食盐、酱味等单一调味料及鸡精调味料等复合调味料。调料有以下几种:咸味调料、甜味调料、酸味调料、辣味调料、鲜味调料等。
调味用的佐料,调料通常指天然植物香辛料,是八角、花椒、桂皮、陈皮等植物香辛料的统称,复合型香辛料也称作调料。在中国,调味品和调料通常不是一个概念,调味品包括酱油、蚝油、味精、鸡精,也包括调料。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调料
饭店厨师做饭都会用哪些调料
一般我们在外面吃饭,都觉得外面炒出来的菜肴菜色都是十分的美味和丰富,那么你知道他们都是使用些什么必备的调料进行制作的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饭店做饭用哪些调料,希望能帮到你。
饭店做饭用哪些调料
酱油:可使菜肴入味,更能增加食物的色泽。适合红烧及制作卤味。
蚝油:蚝油本身很咸,可以糖稍微中和其咸度。
沙拉油:常见的烹调用油,亦可用于烹制糕点。
麻油(香油):菜肴起锅前淋上,可增香味。腌制食物时,亦可加入以增添香味。
米酒:烹调鱼、肉类时添加少许的酒,可去腥味。
辣椒酱:红辣椒磨碎制成的酱,呈赤红色黏稠状,又称辣酱。可增添辣味,并增加菜肴色泽。
甜面酱:本身味咸。用油以小火炒过可去酱酸味。亦可用水调稀,并加少许糖调味,风味更佳。
辣豆瓣酱:以豆瓣酱调味之菜肴,无需加入太多酱油,以免成品过咸。以油爆过色泽及味道较好。
芝麻酱:本身较干。可以冷水或冷高汤调稀。
番茄酱:常用于茄汁、糖醋等菜肴,并可增加菜肴色泽。
醋:乌醋不宜久煮,于起锅前加入即可,以免香味散去。白醋略煮可使酸味较淡。
鲍鱼酱:采用天然鲍鱼精浓缩制造而成,适用于:煎、煮、炒、炸、卤……等等
XO酱:大部份主要是由诸多海鲜精华浓缩而成,适用于各项海鲜料理。
盐(低钠盐):烹调时最重要的味料。其渗透力强,适合腌制食物,但需注意腌制时间与量。
糖:红烧及卤菜中加入少许糖,可增添菜肴风味及色泽。
味精:可增添食物之鲜味。尤其加入汤类共煮最适合。
发粉:加入面糊中,可增加成品之膨胀感。
面粉:分为高、中、低筋三种。制作面糊时以中筋面粉为区。用于沾粉油炸时则具著色功能。
甘薯粉:多用于油炸物之沾粉。亦可作为芡粉。
生粉:为芡粉之一种,使用时先使其溶于水再勾芡,可使汤汁浓稠。此外,用于油炸物的沾粉时可增加脆感。用于上浆时,则可使食物保持滑嫩。
小苏打粉:以适量小苏打腌浸肉类,可使肉质较松滑嫩。
豆豉:干豆豉用前以水泡软,再切碎使用。湿豆豉只要洗净即可使用。
葱:常用于爆香、去腥。
姜:可去腥、除臭,并提高菜肴风味。
辣椒:可使菜肴增加辣味,并使菜肴色彩鲜艳。
蒜头:常用之爆香料,可搭配菜色切片或切碎。
花椒:亦称川椒,常用来红烧及卤。花椒粒炒香后磨成的粉末即为花椒粉,若加入炒黄的盐则成为花椒盐,常用於油炸食物的蘸食之用。
胡椒:辛辣中带有芳香,可去腥及增添香味。白胡椒较温和,黑胡椒味则较重。
八角:又称大茴香,常用于红烧及卤。香气极浓,做菜时,宜酌量使用。
干辣椒:可去腻、膻味。将籽去除,以油爆炒时,需注意火候,不宜炒焦。
红葱头:可增香。切碎爆香时,应注意火候,若炒得过焦,则会有苦味。
五香粉:五香粉包含桂皮、大茴香、花椒、丁香、甘香、陈皮等香料,味浓,宜酌量使用.
厨师做菜的秘诀
1、煮水饺时,在水里放一颗大葱或在水开后加点盐,再放饺子,饺子味道鲜美不粘连;在和面时,每500克面粉加拌一个鸡蛋,饺子皮挺刮不粘连。
2、炖肉时,在锅里加上几块桔皮,可除异味和油腻并增加汤的鲜味。
3、煮骨头汤时加一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4、炖鸡:洗净切块,倒入热油锅内翻炒,待水分炒干时,倒入适量香醋,再迅速翻炒,至鸡块发出劈劈啪啪的爆响声时,立即加热水(没过鸡块),再用旺火烧十分钟,即可放入调料,移小火上再炖20分钟,淋上香油即可出锅;应在汤炖好后,温度降至80~90摄氏度时或食用前加盐;因为鸡肉中含水分较高,炖鸡先加盐,鸡肉在盐水中浸泡,组织细胞内水分向外渗透,蛋白质产生凝固作用,使鸡肉明显收缩变紧,影响营养向汤内溶解,且煮熟后的鸡肉趋向硬、老,口感粗糙。
5、煮肉汤或排骨汤时,放入几块新鲜桔皮,不仅味道鲜美,还可减少油腻感。
6、烧豆腐时,加少许豆腐乳或汁,味道芳香。
7、将绿豆在铁锅中炒10分钟再煮能很快煮烂,但注意不要炒焦。
8、煮海带时加几滴醋易烂,放几棵波菜也行。
9、豆腐一般都会有一股卤水味。豆腐下锅前,如果先在开水中浸泡10多分钟,便可除去卤水味,这样做出的豆腐不但口感好,而且味美香甜。
10、煮火腿之前,将火腿皮上涂些白糖,容易煮烂,味道更鲜美。
11、羊肉去膻味:将萝卜块和羊肉一起下锅,半小时后取出萝卜块;放几块桔子皮更佳;每公斤羊肉放绿豆5克,煮沸10分钟后,将水和绿豆一起倒出;放半包山楂片;将带壳的核桃两三个洗净打孔放入;1公斤羊肉加咖喱粉10克;1公斤羊肉加剖开的甘蔗200克;1公斤水烧开,加羊肉1公斤、醋50克,煮沸后捞出,再重新加水加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