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预缴税率

预扣税额是什么意思(预扣率是多少)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劳动报酬所得税税率是多少

法律分析:1、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00元的,预扣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0;2、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预扣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000;3、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的部分,预扣率为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劳务报酬所得是按次计算纳税,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的减除费用800元,超过4000的减除20%的费用后再缴纳所得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个税里面的税率/预扣率是3是什么意思

就是税率除以预扣率为3,参考下表可得到其工资范围在40001元-60000元之间。

一、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1、工资范围在5000元以下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工资范围在5001元-8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1元-17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1元-30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1元-40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1元-60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1元-85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超过85000元,没有上限,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二、最新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

1、预扣应纳税所得额在36000元以下的,预扣率为3%。

2、预扣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至144000元的,预扣率为10%。

3、预扣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预扣率为20%。

4、预扣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0至420000元的,预扣率为25%。

5、预扣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20000至660000元的,预扣率为30%。

6、预扣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60000至960000元的,预扣率为35%。

7、预扣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0000元的,预扣率为45%。

上海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标准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不超过36000元预扣率3%;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预扣率10%,速算扣除数2520;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预扣率20%,速算扣除数16920等!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

3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