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份报告对华为、爱立信和诺基亚三大供应商的设备性能、产品组合完整性、标准贡献、研发投入和交付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评估。综合来看,华为第一,爱立信第二,诺基亚第三。
Strategy Analytics预测,5G市场将在2023年腾飞,5G用户的可能数量将由不同的运营商提供服务,供应商的5G运行设备。Strategy Analytics估计了这三家公司基于5G RAN设备可能占据的用户市场份额,并预测:华为将以24.8%的全球市场领先,爱立信和诺基亚的预计分别为22.9%和22.7%。
一、国内三大运营商用高通的还是华为的?(5G)?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没有华为的5G,也没有高通的5G,我们现在说的5G都是3GPP的5GNR。
说到现在的5G,有一个组织是无论如何也不得不提一下的,这个组织就是3GPP。
3GPP是一个世界性的专利组织,开始的时候是欧洲为了推广自己的UMTS的一个组织,后来由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美国等多个通信组织的加入,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专利组织。由于后来高通的3GPP2的停摆,也加入了3GPP,现在的移动通信领域之中,3GPP可以说是占据了垄断的地位。目前全球部署的移动通信网络,基本都是基于3GPP的标准的网络了。
而现在我们说的5G,则是3GPP框架下的5GNR,目前标准制定到了R15版本,现在全球部署的5G网络,除了美国还有部分基于北美的5GTF标准的网络(不过也开始向3GPP的5GNR转进),其余的都是基于3GPP的5GNR标准的5G网络。
目前5GNR的标准制定是到了R15版本,主要是支持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剩余的有关U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和mMTC(海量机器类终端通信)的相关部分还要持续到2020年附近才可以定版。
5G的整个网络结构主要分为5G接入网、5G承载网、5G核心网,以及终端部分。
在5G接入网部分,有生产能力的厂家包括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三星、信科(大唐和烽火合并后的公司)。
在5G承载网部分(主要是传输部分),国内的部署主要集中在中兴、华为、信科,以及少量的诺基亚设备(原阿尔卡特等合并公司的设备)。
在5G核心网部分,国内的部署主要集中在中兴、华为、诺基亚(包括原来的阿尔卡特、朗讯部分)、爱立信这些厂家。
在5G终端部分,现在主要是5G路由器以及5G手机,这里可能会涉及到高通,它主要是生产5G终端使用的芯片以及给终端厂家提供技术支持。
现在中国的5G网络建设还是以试验为主,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部署。不过未来的5G网络部署,还是会以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以及少量的信科的产品为主。
现在在5G的无线接入网部分,三星没有完成国测,暂时没有被运营商采购的可能,不过未来也并不排除有小规模部署的可能性,这个要看后续了。
2019年不是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大规模部署5G基站网络的时间点。现在三大运营商还在各地测试5G的网络性能、试验一些应用如何落地,以及商务模式如何推广,而且由于5G需要更大的传输带宽,2019年也将是三大运营商规模的扩建他们各自的城域网的一年,也是给5G打下基础。预计在明年才会开始大规模的5G网络建设。
未来的5G网络建设,从市场份额来说,还是以国内的厂家为主要份额。
现在随着国内的通信制造业的不断兴起,在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新增的网络设备之中,国内的厂家已经成为主要的市场份额获得者,国外的设备份额在不断的下降。
现在在三大运营商的市场采购之中,国内厂家的份额已经占到了60%+,成为了设备采购的大头。
按照今年的联通的4G采购合同,以及移动的5G租赁合同,华为都占据了近乎一半的市场份额。
移动的5G租赁合同中,华为占据了50%,中兴占据16%,爱立信22%,大唐(信科)6%,诺基亚6%。
联通今年的4G 41.6万个4G采购合同之中,华为第一、中兴第二、爱立信第三、诺基亚第四,华为也是近乎50%。
从这两个合同预测未来2020年的5G合同,国内的三大运营商也将至少采购70%甚至以上的国内厂家的设备,华为的份额预计是最高的,其次是中兴的份额。
总而言之,在中国现在还没开始大规模的5G部署,不过未来的5G网络建设之中,还是以采购国内的设备生产商的产品为主,其中最多的将是华为的5G设备。至于高通的5G相关主要是在终端之内,和三大运营商的5G网络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二、在网上申请了光大阳光信用卡金卡初审通过还要去银行面签...
光银行信用卡白户办理面签面取额度5000-50000元要求市区户口县户口需房、车或交纳三金20工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