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节后红包行情如期而至,但我们大部分人的收益应该都没有跑过指数,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不是满仓,所以上涨时很难跑赢指数;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昨天上涨的全部是以前不太受关注的板块和个股,看一下上证和沪深300里面涨幅靠前的公司,绝大部分都是以前不受待见的公司。
所以,昨天的反弹就是赚了指数不赚钱,这也体现出目前市场是比较悲观的,资金做多的愿望并不强。所以,我一季度继续蛰伏,保持低仓位,特别是对于高估值股票的交易应该基本没有。
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关注到的一些重要的数据。
一、海南免税岛销售情况
2022年春节期间(1月30日至2月5日,共7天),全省10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19.83亿元。其中免税销售额18.2亿元;免税购物人数27.78万人。
而2021年春节期间(2月11日至17日,共7天),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超15亿元,其中免税销售额约14亿元,接待购物人数超过20万人次。
以上三个指标春节期间同比增长分别为:32.2%、30%、38.9%,增速回归到30%左右的正常速度,不再像去年春节的翻倍式增长。
根据公司公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PE大概为42倍,我认为这个估值还是偏高了一点,所以现在阶段继续保持跟踪,并不会买入。
中免一直是我重点跟踪的一家公司,我认为未来的重点应该放在跟踪海南免税岛的业务方面,而不是机场,未来贡献绝大部分利润的肯定是海南岛,因为消费回流才是未来中免最大的市场,而不是机场的消费。
另一方面,中免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于韩国,国内的其它免税店对中免几乎没有什么威胁,所以,对于韩国免税行业的动态也要保持密切关注。
2021年1月24日,海南省长冯飞在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海南将完善全岛免税销售网络,吸引免税购物回流3000亿元。当然,这些只是领导们构画的宏伟蓝图,到底能不能实现,还要慢慢跟踪。
免税店这个行业在中国也算得上是一个成长性不错的行业,目前只有10年左右的发展期,现阶段还处于中青年阶段,我认为还有5到8年的成长期,仍然值得投资。和其它高端商品一样,可以享受消费升级和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且具备一定的垄断属性。
我们可以一起回顾一下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变化过程。
1、2011年试点,每人每年额度5000元;
2、2012年额度提高到8000元
3、2015年3月,增加17类免税品;
4、2016年,额度提高到1.6万元,岛外旅客取消购物次数限制;
5、2018年,额度提高到3万元;
6、2020年7月,额度提高到10万元,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限制。
而从2011年到2021年这11个年度的股价涨幅分别为:-20%(2011),7%(2012),40%(2013),36%(2014),41%(2015),-29%(2016),102%(2017),42%(2018),50%(2019),222%(2020),-22%(2021),其中2011年、2016年、2021年这三年的涨幅为负,其它8年都为正,这种表现可以说不输给茅台。
可以看到,每次有大的政策利好释放时,都会带来一波大行情。比如2016年额度翻倍,且取消购物次数限制,那么2017年股价翻倍了;2018年额度又几乎翻倍,那么2018年和2019年股价分别上涨42%和50%,甚至无视了2018年的大熊市;2020年是超级利好,额度提高到3.3倍,则当年股价上涨了2倍。
所以,跟踪海南免税政策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了,下一次政策利好会在哪一年释放呢?我们拭目以待。
二、信达生物PD-1单抗销售情况
虽然我现在没有直接买入创新药公司的打算,但会跟踪主要的创新药企业的销售情况。
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目前仅在中国上市,根据信迪利单抗的合作方美国礼来的2021年年报的数据,全年销售额为27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2021年前3个季度,销售分别为1.1亿美元、1.05亿美元、1.26亿美元,然而由于医保谈判降价带来的影响,Q4销售额为7780万美元,同比下滑24%。
而根据信达刚刚发布的信迪利单抗四季度销售最新信息,其四季度票面销售收入约为9亿元,在2022年1月1日新医保目录及价格正式执行前公司对按照原价格分销于渠道中的产品向分销商予以合计超3亿元的价格调整补偿,因而最终在礼来给出的财报数据中体现为7780万美元。
2019年2月22日,信迪利单抗(达伯舒)正式在中国内地上市,20019年到2021年的销售额分别为人民币:10.16亿、22.9亿、27亿,2021年增速有所下降。2022年由于有新的适应症获批(一线食管癌、胃癌、EGFR突变NSCLC),估计销售能继续保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