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国内顶级投行的代表中信证券开启了2020校园招聘。

去年是公认的券商行业寒冬年,证券公司裁员、业绩下滑,屡见不鲜。但就在一片哀鸿遍野中,中信证券的业绩却逆势增长,并把持着营业收入第一的宝座。

事实上,据“青青湾求职”青青君所知,中信证券前几年已经实施过一轮降薪,原因是老总觉得工资太高,不像国企风格。

但即便如此,在由新财富发布的2018年19家上市券商员工人均薪酬中,中信证券仍以员工人均年薪67.24万元,人均月薪5.6万元,位居第一。

这不得不让人佩服,这家证券公司的巨大能量。

那么,今天,“青青湾求职”青青君就带大家聊聊中信证券,以及他们家的校园招聘项目。需要指出的是,我之前还写过相关的求职指导文章,想要复习的同学,猛戳:

老牌贵族投行“中金”这是个怎样的“名利场”?

中信证券校招,金领们的“围城”

工资高得不像国企

中国内资投行的两大巨头——中金和中信证券,常常被人拿出来比较。

据“青青湾求职”(微信公号ID:qqwjob)青青君所知,中金的整体地位,不管是业绩也好,还是声誉也罢,都已经不如从前。

而中信证券更为低调,也是几经起伏。

就在2017年,新上任的中信证券董事长提出“目前投行工作人员的工资太高,国企员工不应该挣这么多钱”,之后,公司内部就开始降薪,不少老员工受不了内部薪酬机制的变化,而纷纷选择离职。

但离职潮似乎没有伤到中信证券的元气。

中信证券2020校招 工资太高被降薪后 员工人均薪酬仍然行业居首

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18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中,中信证券并没有受到行业寒冬的影响,在诸多项目中都囊获第一。

在总资产排名中,他们家以5080.41亿元位列第一,也是唯一一家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的券商。在净利润方面,他们家也以85.8亿元牢牢占据榜首。

此外,2018年作为史上最严发审委上任后的首个完整年份,IPO过会率创九年新低,首发IPO承销收入也比2017年减少65%。在这种大背景下,中信证券的投行收入仍高达27.43亿元,名列前茅。

中信证券的强势表现,也让员工们虽然经历了降薪,其人均薪酬还是保持着行业领先的地位。

“青青湾求职”青青君在文章开头已经提到了,新财富发布的2018年19家上市券商员工人均薪酬中,中信证券以员工人均年薪67.24万元,人均月薪5.6万元,位居第一。

当然,这里也要说明一点,对于刚刚入职的应届生来说,其薪酬往往都是“被平均”的。大家的起薪不见得马上能达到上面这个数字。

不过,作为券商领域的一流平台,如果以这家券商为职业起点,可以用前途无量来形容。

大家都知道,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投行,往往会设置员工池,按照行业和产品条线分组,而中信证券业模仿了这种体制:

刚入行第一年的新人会在员工池进行锻炼,等到第二年之后,新人才会被分到具体的行业组或者产品组。

整个新人的培养程序效仿了国外顶级投行,规范严谨,大家入职后,能得到快速成长的机会。

另外,有些同学觉得中信证券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但事实并非如此,像总部的投行类职位,可能要求较高。但中信证券的部分区域投行营业部,要求就要低很多。

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岗位应聘。

解读中信证券2020校园招聘

在这次中信证券放出的招聘启事中,放出了诸多地区的职位。

“青青湾求职”青青君要提醒大家的是,同学们在应聘的时候,要注意区别投行总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区域投行。

区域投行的要求相对宽松。比如,招聘启事中的山东分公司管培生职位。虽然说是“管培生”,但其实这个职位主要招销售产品的客户经理,先轮岗后,再分到下面的营业网点。

而投行总部的职位要求高,招收名额也少。

按照官宣的校招流程,候选人要完成笔试及视频面试,然后再进行专业笔试、面试及测评。接下来,“青青湾求职”青青君按照以往的情况,整理了一些应聘经验,供大家参考:

笔试:

中信证券的笔试,难度是比较大的。笔试是在线测试,以前的情况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行测,包含图表计算题、图形推理题、逻辑思维题等。

第二部分是专业知识笔试,主要考察的是会计和经济法的知识,不涉及计算,大部分可以在网上查到。

面试:

第一轮是无领导小组讨论,以前考到过比较红色的群面题目:如何看待十九大中的社会矛盾的改变?时间是25分钟,首先是每个人陈述观点,然后自由讨论,最后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然后是,hr的结构化面试,主要是针对简历提问,有压力面的倾向。

最后是,英文面试。有两组,一组面试官是个老外,一组面试官是个外事翻译。面试内容因人而异。

实习考察:

按照以往的情况,中信证券这边,面试通过后,还需要进行5周左右的实习,才能最终确认是否录用。

实习分为两批,第一批全部是投行部的,第二批有投行部、研究部、资管等等。

这段实习考察期会比较忙,大家要在员工池工作,同时也要接受行业组的任务。实习期间,每个人还需要提交三篇报告,一篇是小组研究报告,一篇是个人研究报告,还有一篇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由于太忙碌,不少候选人每天要到11点下班,甚至有些干脆睡在公司。

据“青青湾求职”青青君了解,两批实习都结束后,会最终确定留用名单。留用比例一般能达到70%以上。但如果不被留用,损失是比较惨重的,因为一个多月的实习,肯定要耽误别的校招机会。

所以,究竟如何抉择,大家要考虑清楚后,再做抉择。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